儿童不识字,耕稼郑公庄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张芸叟过魏文贞公旧庄,居者犹魏氏也。为赋诗云:‘破屋居人少,柴门春草长。儿童不识字,耕读郑公庄。’”
原是说唐代政治家魏征故园破败,后人潦倒,后用以比喻贤人的后代穷困潦倒。“郑公庄”一作“魏公庄”。
清.王士祯《渔洋诗话》:“儿童不识字,耕稼魏公庄,古今同慨也。”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张芸叟过魏文贞公旧庄,居者犹魏氏也。为赋诗云:‘破屋居人少,柴门春草长。儿童不识字,耕读郑公庄。’”
原是说唐代政治家魏征故园破败,后人潦倒,后用以比喻贤人的后代穷困潦倒。“郑公庄”一作“魏公庄”。
清.王士祯《渔洋诗话》:“儿童不识字,耕稼魏公庄,古今同慨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疥,遂痁(痁,音shān,大疟,多日而发),期而不瘳(期,一周年;瘳,音chōu,病愈)。”《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疥且疟,期年不已。”后,此指君王、君主。春秋时,齐
汉.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缰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州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名缰利锁,是说名和利犹如拴马的缰绳,拘束人的枷锁,把人的思想牢牢系住。宋.柳永《乐章集.夏云
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章:通“彰”。本谓主明臣贤,相互配合。相互协助,成绩就更加显著。后亦
源见“莼羹鲈脍”。形容引起思乡归隐的念头。宋张纲《绿头鸭.次韵陈季明》词:“松菊关情,莼鲈引兴,昔人高韵照尘寰。”
源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亦喻强中更有强中手。清黄遵宪《马关纪事》诗:“患转深蝉雀,威终让虎狼。”
古代以干支纪年,十干叫“岁阳”,十二支叫“岁阴”。《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白柔兆,在乙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参见“
同“出处语默”。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败,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并列 出仕或隐
源见“龙伯钓鳌”。美喻海上岛屿。明陈子龙《登神山仙馆同惠朗胜时作》诗之一:“鳌冠迢递海天分,缑岭笙歌彻夜闻。”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㢮上党在一而已,以监东阳,则邯郸口中虱也。”后因以“口中虱”比喻毫无反抗力量,极易消灭的敌人。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虏,无异口中蚤虱。”见“口中蚤
古指君位不为一家所私有,后则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孔子说,如果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切实推行,那么世上君主就不应把君位传于自己的子孙,而应该选拔德高望重、才能杰出的人来担任。他们讲究信用,团结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