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岐山鸣凤”。唐许敬宗《奉和过旧宅应制》:“岐凤鸣层阁,酆雀贺雕梁。”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后以“不约而同”谓没有经过商量或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宋朱熹《答汪长孺书》:“其徒有今日悟道而明
蜀:今四川省。 原形容四川的道路险峻难行。 后也用以形容一切难以做到的事。语出唐.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曹竞《蜀道不难行》(《中国青年报》1993年8月17日):“‘蜀道难,难
源见“九关虎豹”。喻指把守城关的兵卒。清王摅《重过居庸关》诗:“方今锁钥壮北门,当关虎豹连云屯。”
《尚书.周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杵,古代的一种兵器。周武王伐纣,会战于牧野,战争残酷,死伤极多,致血流成河,把杵都漂起来了。后用作表现战争激烈残酷的典
源见“藏舟去壑”。比喻世事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北周庾信《思旧铭》:“风云上惨,舟壑潜移”。此指国变。
唐代潞州节度使薛嵩有侍女红线,善弹琴,通经史,薛嵩使其掌牒表,号内记室。时魏博镇节度使田承嗣将吞并潞州,薛嵩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自荐往魏博探看情况,请以一更上路,五更复命,并清薛嵩先派定一人翌日骑
见〔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见“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宁使人材蛰伏,~,而必不可使一党不居于势要者,非独仆所不为,亦愿诸君与同盟会人深戒之也。”【词语邦国殄瘁】 成语:邦
夏:古代指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夷:古代泛指中原地区以外各民族。 旧指用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来改变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宋.王安石《百寮贺复熙
同“从事到青州”。宋陆游《谢郭希吕送石洞酒》诗:“从事今朝真到齐,春和盎盎却秋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