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借寇恂

借寇恂

后汉书.寇恂传》载:寇恂曾为颍川太守,颇著政绩,后离任。建武七年,光武帝南征隗嚣,恂从行至颍川,百姓遮道谓光武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后因以“借寇恂”为地方百姓挽留良吏的典故。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内史称张敞,苍生借寇恂。”


【典源】 《北堂书钞》 卷七十六引晋·司马彪《续汉书》:“ (寇恂) 入为执金吾。颍川盗贱群起,上谓恂曰:‘独卿能平之耳。’恂至颍川,盗贱悉降,百姓遮曰:‘吾愿借寇君一年。’” 《后汉书·寇恂列传》:“明年,从车驾击隗嚣,而颍川盗贼群起,帝乃引军还,谓恂曰:“颍川迫近京师,当以时定。惟念独卿能平之耳,从九卿复出,以忧国可也。’……即日车驾南征,恂从至颍川,盗贼悉降,而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乃留恂长社,镇抚吏人,受纳余降。”

【今译】 后汉寇恂曾为颍川太守,政绩卓著,后调入京师为执金吾。后颍川盗贼又起,光武帝对寇恂说:“颍川离京师很近,应及时平定。看来只有你能去平定,虽然你现在已任九卿,为了国家再去一次吧。”寇恂赶到颍川,盗贼全部投降,但未任寇恂为太守。当地百姓拦住道路请求:“我们向陛下再借寇君一年。”光武帝才将寇恂留下。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有政绩,受人爱戴挽留。

【典形】 河内之借、怀仁道并遮、借寇、借寇恂、遮道更借、州人借留、河内之请、借淮阳寇。

【示例】

〔河内之借〕北周·庾信《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河内之借,寇恂更惭谒帝; 交州之请,士燮还著上表。”

〔怀仁道并遮〕 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褒德符新换,怀仁道并遮。”

〔借寇〕 唐·杜甫《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宠渥征黄渐,权宜借寇频。”

〔借寇恂〕 唐·元稹《授马总检校天平军节度使制》:“由是罢征黄霸,复借寇恂,诚阻急贤之心,姑务从人之欲。”

〔遮道更借〕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官吏百姓等或守阙乞留,或遮道更借。”

〔州人借留〕 唐·白居易《乔弁可巴州刺史制》:“州人借留,廉使置奏。既因会课,宜及陟明。”


【词语借寇恂】   汉语词典:借寇恂

猜你喜欢

  •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虚无》(第二三):“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旋风骤雨都不会持续长久,自然现象尚县如此,何况是人呢。后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比喻世间万物特别是人

  • 烧尾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说者谓虎变为人,惟尾不化,须为焚除,乃得成人,故以初蒙拜受如虎得为人,本尾犹在,体气既合,方为焚之,故云

  • 雪艳冰肌

    见“冰肌玉骨”。

  • 辅嗣往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会弱冠与山阳王弼并知名。弼好论儒道,词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三国魏人王弼,幼年聪慧,才华过人,对《周易》、《老子》均有注释,为尚书郎,惜早

  • 冬扇夏炉

    比喻言论或行动不合时宜,不切实用,或比喻无用之物。汉代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祜之有乎?”或作“冬箑夏裘”

  • 阳鸟

    源见“随阳雁”。指大雁。唐 梁献《王昭君》诗:“一闻阳鸟至,思绝汉宫春。”【词语阳鸟】   汉语大词典:阳鸟

  • 尸利素餐

    源见“尸位素餐”。又《礼记.表记》:“近而不谏,则尸利也。”孔颖达疏:“若亲近于君而不谏,则似如尸之受利禄也。”谓居官食禄而不尽职。《孔丛子.论势》:“尸利素餐,吾罪深矣。”《资治通鉴.周赧王五十六年

  • 绿章

    唐李贺《绿章封事》诗:“绿章封事谘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王琦汇解:“《演繁露》:‘今世上自人主,下至臣庶,用道家科仪奏事于天帝者,皆青藤纸朱字,名为青词。’绿章即青词,谓以绿纸为表章也。”后因称道士

  • 魏姚

    同“魏紫姚黄”。宋梅尧臣《和石昌言求牡丹栽》:“莫问西都品,存吾旧友评。会应包萼吐,可与魏姚并。”【词语魏姚】   汉语大词典:魏姚

  • 剑气冲南斗

    源见“丰城剑气”。谓宝剑光芒直冲星斗。比喻正义之师气壮山河。唐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