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何武劾儒

何武劾儒

劾(hé核):举发罪状。儒:儒生,指精通经学的学者,也指一般读书人。何武在任扬州(今江苏扬州市)刺史时,曾调查揭发当时的大儒(著名学者)、任九江(今江西九江市)太守的戴圣,使他畏罪辞职。事见《汉书·何武传》。九江太守的戴圣,以研究《礼经》闻名,世人称他为“小戴”。戴圣在太守任上做了许多违法的事。前任刺史因他是著名学者,就照顾宽容他,而没有治罪。何武任扬州刺史,在到下属各地巡察下属官员的治绩时,也省察记录囚徒的罪状,委托各郡都要根据实情进行分别处理。戴圣说:“年轻轻的懂得什么,想要把儒家的政治思想给搞乱了!”对何武部署的审囚工作一件也没有判决。何武派人察清了戴圣的罪行,戴圣害怕了,就辞职了。后来,戴圣在长安任博士,常在朝廷上毁谤何武。何武听说后,始终没有向别人宣扬戴圣的恶行劣迹。戴圣的儿子和宾客聚集起来当强盗,被官吏逮捕,关押在庐江郡(今安徽庐江西南)。戴圣认为儿子一定会被何武判死刑。可是何武公正执平地进行判决,免去死罪。此后,戴圣对何武又惭愧,又折服。何武每次到京城长安上奏或办事,戴圣没有一次不前去谢恩问候的。后以“何武劾儒”为典,称赞地方官员不畏权势、敢于秉公执法的精神。

【出典】:

汉书》卷86《何武传》3482、3483页:“九江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及(何)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有所举以属郡。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武使从事廉得其罪,圣惧,自免。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廷。武闻之,终不扬其恶。而圣子宾客为群盗,得,系庐江,圣自以子必死。武平心决之,卒不得死。自是后,圣惭服。武每奏事至京师,圣未尝不造门谢恩。”

【例句】:

唐·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何武劾腐儒,陈蕃礼高士。”


猜你喜欢

  • 先斩后闻

    同“先斩后奏”。元无名氏《十探子》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斩后闻。”见“先斩后奏”。元·无名氏《十探子》3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词语先

  • 秦声

    《史记.张仪列传》附《陈轸传》:“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陈轸适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

  • 书掌与折竹

    《太平御览》卷四六四引王子年(嘉)《拾遗记》:“张仪、苏秦二人递剪发以相活,或傭力写书。行遇圣人之文,无以题记,则以墨书于掌中及股里,夜还,折竹写之。二人假食于路,剥树皮为囊,以盛天下良书。每息大树之

  •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聊斋志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聊斋志异》卷4:“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

  • 空群冀北

    源见“马空冀北”。比喻人才被招揽已尽。明夏完淳《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群冀北。”

  • 鸱夷一舸

    源见“范蠡扁舟”。指范蠡乘舟遁隐。清吴伟业《东莱行》:“鲁连蹈海非求名,鸱夷一舸宁逃生?”

  • 不撤姜食

    撤:撤除。姜:生姜。 每餐必须有生姜。 古人一种饮食习惯。语出《论语.乡党》:“不撤姜食一不多食。”朱熹注:“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鲁迅《准风月谈.吃教》盖仅由‘不撤姜食’一变而为吃斋,于

  • 不谋而同

    亦作“不谋而合”。谋:商议。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或行动却相同。汉献帝建安中,阎行奉韩约之命出使曹操,甚得厚遇,被曹操推举为犍为太守,并让他劝说韩约归降。阎行为表示忠心,把父亲送入京都充宿卫,并游说韩约

  • 橘中全局

    源见“橘中戏”。指棋局。清 丘逢甲《予题杨子仙宫诗赞仙也吾宗之彦与邑人士和章稠叠戏为玄语以答雅贶》之三:“龙脯剖完尘劫换,橘中全局正输时。”

  • 熊飞

    源见“非熊兆”。指隐士出山佐世。清 惜秋《维新梦》:“二千余年钧天醉,卿云复旦,才梦见了熊飞。”【词语熊飞】   汉语大词典: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