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位屈道伸

位屈道伸

汉.孔鲋《孔丛子》卷上“抗志”:“曾申(注:曾参之子)谓子思曰:‘屈己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乎?’子思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孰能哉?与屈己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己则制于人,抗志则不愧于道。’”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名孔伋,曾受学于曾参。“位屈道伸”来源于屈己以伸道。子思认为:使道义得到伸张当然是自己的愿望,但如果屈己只是为了求得富贵,那还不如宁守贫贱而得以坚持自己的志向,这样,既不须受制于人,也无愧于道德原则。后因用指宁可不仕也要伸张道义。

宋.陆游《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二十韵》:“于时公淡如,位屈道则伸。”(《剑南诗稿》卷一)


猜你喜欢

  • 击暴秦

    源见“博浪飞椎”。借指痛击强暴的敌人。清秋瑾《感怀》诗:“抟沙有愿兴亡楚,博浪无椎击暴秦。”

  • 墦间得醉

    源见“乞墦”。谓依靠乞求过活。宋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今朝甘自居穷巷,无限墦间得醉归。”

  • 骅骝捕鼠

    《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庄子》中,以骅骝捕鼠不如狸狌,来比喻各有所长之意。后遂用为物各有用之典。唐.寒山《诗三百三首》“骅骝将捕鼠,不及跛猫儿。”此化用《庄

  • 螳臂当辙

    同“螳臂当车”。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斗促织》:“螳臂当辙横,怒蛙致凭轼。”见“螳臂当车”。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斗促织》:“~,怒蛙致凭轼。”【词语螳臂当辙】  成语:螳臂当辙汉语大词典:螳臂当辙

  • 休龙淫母

    《南史.后妃列传》载,路太后生孝武帝,孝武帝即位,尊其为太后。太后居显阳殿,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人间咸有丑声。《魏书.岛夷刘裕传》载,刘骏“并与母同行,宣淫肆意。”南朝

  • 汉腊祭

    《后汉书.陈宠传》:“宠曾祖父咸,成、哀间,以律令为尚书……及莽篡位,召咸以为掌寇大夫,谢病不肯应,时三子参、丰、钦皆在位,乃悉令解官,父子相与归乡里,闭门不出入,犹用汉家祖腊。人问其故,咸曰:‘我先

  • 庶女含冤

    源见“庶女告天”。谓蒙冤受屈。明 吾丘瑞《运甓记.剪发延宾》:“遥想那微臣遭逅,庶女含冤,上感皇天怒。”

  • 管鲍知

    源见“管鲍交”。指朋友间彼此深刻了解,相互信任。明姚夔《送卧雪处士南归》诗之一:“葭莩不弃朱 陈好,松柏能坚管 鲍知。”

  • 刍言

    山乡村民的言论,常作自己言论的谦辞。也说成“刍议”。《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刍荛:割柴草的人。《旧唐书.李绛传》:“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臣必当自效。”【词语刍言】   汉语大词典:

  • 战战兢兢

    原意是小心谨慎,后则泛指提心吊胆,恐惧万分。也省作“战兢”。古时有首批评周幽王的诗,作诗的人对当时国势深为不安,认为当时形势如同人面临深渊和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一样,随时都有失足的危险,使人心惊胆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