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

唐.孟荣《本事诗.情感》记述了这样一个美妙的故事:唐朝时候,博陵人崔护曾于清明日独自一人到长安城南郊外去游玩,在村边一处人家,见有一女子独自倚着一株小桃树伫立观望。那女子瞩目流盼之间,似乎对面前的陌生男子,颇寄以意想。第二年清明节的时候,崔护若有所念地又来到庄上寻访。只见大门扃闭,桃花盛开,却不见一个人影儿。失望之余,感慨系之,便命笔题写一绝于左扉之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一作“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即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又题作《游城南》诗。崔护再循桃源旧路,只见桃花依旧,芳踪人面却失之杳然,空留得一片思絮,无限怅惘。后因称男女相见,无缘相偕,男子追怀往事为“人面桃花之感”,也常借以表达爱情失意的情怀。

宋.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听琵琶》:“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美人首》:“昔日相思已化灰,桃花人面费疑猜;想从海外飞头国,一夕无端飞得来。”


并列 ①指好像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子。语出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明·梅鼎祚《玉合记·言祖》:“蝉联岁华,怕游丝到处将春挂,闷孤眠帐额芙蓉,可重逢~。”△褒义。用于描写妙龄女子。→豆蔻年华 秀色可餐 花容玉貌 ↔人老珠黄 年老色衰 秋扇见捐。也作“桃花人面”。②形容一见钟情后不能再见的女子,并因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语本唐·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明·王錂《春芜记·邂逅》:“看残英缀旧枝,弱柳抟轻絮。~几度空相对。”△用于描写男女恋情。


【典源】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弟。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菽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今译】 唐代崔护在清明日去郊外游春,见到花木掩映中有一人家,于是扣门求水,有一女子开门,为他取水饮,自己倚着桃枝伫立,姿态美艳,情意绵绵。第二年清明,崔护思念,又前往寻访,见门上有锁,不禁失望,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女子貌美如花; 或形容男女之间恋情之事; 也用以咏桃花、春景等。

【典形】重来崔护、春风人面、花忆映门、去年崔护、去年人面、人面、人面桃花、桃花面、桃花人面、笑桃人、夭桃朱户、笑桃朱户、谒浆崔护、人映桃花、当年人面、题诗崔护、情事此门中、露桃如面、笑春人面、人面依然、人面如故、人面何处。

【示例】

〔重来崔护〕 明·黄峨《风入松》:“觅水重来崔护,看花前度刘郎。”

〔春风人面〕 元·白朴《水龙吟·丙午秋到维扬》:“情缘未了,谁教重赋,春风人面。”

〔花忆映门〕 明·高启《赋得桃坞送别》:“叶闻渡江唱,花忆映门题。”

〔去年崔护〕 宋·苏轼《留别释迦院牡丹》:“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

〔去年人面〕 宋·刘镇《水龙吟·丙戌清明》:“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门深闭。”

〔人面〕 清·钱谦益《风暮杂怀》之三:“矢桃赢得看人面,衰柳何妨惹鬓丝。”

〔人面桃花〕 宋·柳永《满朝欢》:“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

〔桃花面〕 宋·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

〔桃花人面〕 宋·蔡伸《洞仙歌》:“但人心坚固后,天也怜人,相逢处依旧桃花人面。”

〔笑桃人〕 清·项鸿祚 《南浦·咏柳》:“可惜笑桃人别后,孤负年年青眼。”

〔夭桃朱户〕 宋·万俟雅言《三台·清明应制》:“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

〔笑桃朱户〕 清·朱彝尊《金缕曲·初夏》:“花源岂是重来误? 尚依然倚杏雕栏,笑桃朱户。”

〔谒浆崔护〕 元·郑光祖《梧桐树·题情》:“我做了谒浆崔护违前约,采药刘郎没下梢。”


【词语人面桃花】  成语:人面桃花汉语词典:人面桃花

猜你喜欢

  • 闻虎啸

    源见“虎溪相送”。喻与僧人相别。清程先贞《十月初以事至东皋》诗:“白社归来闻虎啸,《黄庭》写出换鹅群。”

  • 颠衣倒裳

    同“颠倒衣裳”。汉扬雄《太玄.上》:“四六。升于堂,颠衣倒裳,廷人不庆。”见“颠倒衣裳”。

  •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

    入、出:指居家和外出。弟( ㄊㄧˋ tì ):同“悌”。指兄弟友爱。汎( ㄈㄢˋ fàn ):同“泛”,广泛。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重兄长,为人谨慎而守信用,博爱大众而

  • 丁公被戮

    比喻为臣不忠的下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母弟丁公(固),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竭见高祖。高

  • 云台主帅

    源见“云台画像”。指功臣之首。清林则徐《中秋炮台眺月》诗:“楼船将军肃钤律,云台主帅精运筹。”此指邓廷桢。【词语云台主帅】  成语:云台主帅汉语大词典:云台主帅

  • 孤芳

    孤特独秀的花,旧时常用来比喻人品高洁。南朝梁沈约《谢齐竞陵王教撰高士传启》:“贞操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共远。”但后代又用来比喻自命清高、脱离众人的人,如“孤芳自赏”,往往含贬义。【词语孤芳】   汉

  • 长铗弹

    同“长铗归来”。唐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诗:“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唐刘禹锡《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因居暇时游,长铗不复弹。”

  • 东阳仁

    源见“奉扬仁风”。指仁政。宋钱惟演《清风十韵》:“东阳仁自布,西颢气还侵。”

  • 沐雨栉风

    《庄子.天下》:“昔禹湮洪水……沐甚雨,栉疾风。”成玄英疏:“赖骤雨而洒发,假疾风而梳头,勤苦执劳,形容毁悴。”后因以“沐雨栉风”形容饱经风雨,辛勤劳苦。三国 魏曹丕《黎阳作》诗之一:“载驰载驱,沐雨

  • 取而代之

    指项羽看见秦始皇巡游时之排场很大,威风凛凛。便说:那个皇帝可以由我来取代替。后以此典表示夺取别人的权力、地位,取而代之;今泛指以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gu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