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河梁别”。指生死离别之地。唐唐彦谦《春残》诗:“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词语河梁】 汉语大词典:河梁
《后汉书.郑弘传》:“周章身非负图之托,德乏万夫之望。”负图之托,指承受辅佐幼君的嘱托。《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吾身受顾命,辅相幼主,窃自揆度,才非博陆,而受姬公负图之托。”偏正 据《汉书·霍光
同“雷公剑”。唐殷尧藩《醉赠刘十二》诗:“定寻雷令剑,应识越王笄。”【词语雷令剑】 汉语大词典:雷令剑
《三国志.孙晧传》“司空孟仁”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后因以“孟宗泣笋”为事亲尽孝、至诚感天之典。《宋史.
源见“召公棠”。邵,通“召”。称扬决狱公正,各得其所。汉王符《潜夫论.爱日》:“讼不讼辄连月日,举室释作,以相瞻视,辞人之家,辄请邻里应对送饷,比事迄,竟亡一岁功,则天下独有受其饥者矣……甚违邵伯讼棠
源见“乌鹊填桥”。谓使男女结合或夫妻相聚。明 许三阶《节侠记.婿谒》:“暗心焦,屏悬孔雀,何日鹊填桥?”清李渔《蜃中楼.训女》:“你休得要怨波涛,却不道时来自有鹊填桥。”【词语鹊填桥】 汉语大词典
不学诗,便不会说话。 古人认为“诗以言志”,不学诗就无从表达自己的志趣。语出《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里波《诗里诗外》(《长江日报》
同“指鹿为马”。唐贺兰进明《古意》诗之一:“秦庭初指鹿,群盗满山东。”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内重之弊,必有奸臣指鹿之患。”【词语指鹿】 汉语大词典:指鹿
同“三神山”。唐李端《雪夜寻太白道士》诗:“蓬 瀛三岛至,天地一壶通。”
《世说新语.言语》:“刘尹云:‘清风朗月,辄思玄度。’”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中兴士人书》:“许询能清言,于时士人皆钦慕仰爱之。”东晋名士许询字玄度,他有才不仕,善谈玄理,与支道林为方外交。名士刘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