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人们的相互了解,贵在了解内心世界。 强调朋友之间要知心。语出《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清.黄宗羲《与陈介眉庶常书》:“嗟乎,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王阳在位,贡禹弹冠;戴逵逃吴,张玄止召。古人或出或处,未尝不藉友朋之力。”谢觉哉《不惑集.知己难》:“所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其他 人们相交,贵在了解内心思想。比喻交友要知心。清·黄宗羲《与陈介眉庶常书》:“嗟乎,~。王阳在位,贡禹弹冠;戴逵逃吴,张玄止召。古人或出或处,未尝不藉友朋之助。”△褒义。多用于表示人际关系。也作“人贵知心”。


【词语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成语: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汉语词典: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猜你喜欢

  • 书痴

    对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的称呼。亦用来嘲笑只爱读书而不通世故的人。出自唐窦威的事迹。窦威,字文蔚,岐州平陵(在今陕西省)人。其家世为北朝贵族,诸兄皆喜武功,唯威喜爱读书,被称为“书痴”。入隋曾为秘书郎

  • 袁公地

    《南史.袁湛传》附《袁粲传》:袁粲子景倩。“加中书令,又领丹阳尹。粲负才尚气,爱好虚远,虽位任隆重,不以事物经怀。独步园林,诗酒自适,家居负郭,每杖策逍遥,当其得意,悠然忘反。郡南一家,颇有竹石,粲率

  • 亮陟隔座

    《三国志.吴书.孙皓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曰:“(纪)陟字子上,丹杨人。……孙休时,父亮为尚书令,而陟为中书令,每朝会,诏以屏风隔其座。”三国吴孙休当政时,纪陟任中书令,他父亲纪亮任尚书令。每朝会时,

  • 升仙题柱

    源见“题桥柱”。表示立志求取功名富贵。清 宋征璧《集贤宾.画桥》套曲:“升仙题柱名姓标,展司马霜毫。”

  • 赤米白盐

    《南齐书.周颙传》:“卫将军王俭谓(周)颙曰:‘卿山中何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赤米,即粗糙的米。白盐是粗盐。“赤米白盐”是淡泊简陋的生活。清.顾炎武《偶来》:“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水

  •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唐 孟启《本事诗.嘲戏》:“宋武帝尝吟谢庄《月赋》,称叹良久,谓颜延之曰:‘希逸此作,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谓空前绝后。前所无有,后所难及。宋 陈应行《于湖先生雅词

  • 存麑

    参见:放麑

  • 马公帐

    同“马融帐”。明李梦阳《谒平台先生墓》诗:“平生马公帐,四海孔融尊。”【词语马公帐】   汉语大词典:马公帐

  • 双龙

    源见“丰城剑气”。指宝剑,亦喻良才。唐杜牧《怀钟陵旧游》诗之二:“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梁启超《侠情记传奇.纬忧》:“昨夜双龙匣剑鸣,负汝汝难忍。”【词语双龙】   汉语大词典:双龙

  • 明试以功

    见〔敷奏以言,明试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