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云阳刑市

云阳刑市

指韩非出使秦国,被李斯、姚贾诬害,冤死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狱中。后以此典借指刑场或行刑地。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在荀卿门下学习。韩非曾多次上书韩王,建议变法图强,未被采用。于是发愤著书立说,以明己志。秦王政慕其名,致书韩王,强邀韩非出使秦国。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韩非出使秦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秦国采用李斯之计谋,拘留韩非,韩非死在云阳。此典又作“云阳”、“云阳市”、“赴云阳”、“闹市云阳”、“云阳鲜血”。

【出典】: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32页:“十三年,”“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

【例句】:

唐·曹邺《读李斯传》:“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 元·马致远《泰华山陈抟高卧》:“便是死无那葬身之地,敢向那云阳市血染朝衣。” 元·武汉臣《生金阁》:“多不到半日时光,餐刀刃亲赴云阳。” 元·宫天挺《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木驴牵将,闹市云阳,手脚舒长,六道长钉钉上,咱大家看一场。”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不管云阳鲜血未曾干,恶风浪早过眼。”


【典源】《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三年,……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正义引《括地志》云:“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汉·桓宽《盐铁论·毁学》:“李斯相秦,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于囹圄,车制于云阳之市,亦愿负薪入鸿门,行上蔡曲街径,不可得也。”

【今译】 战国时,韩国的韩非与楚国的李斯同师于荀子。当韩非使秦时,李斯妒其才能,陷害他,使秦王将他拘留,韩被迫在云阳狱中自杀。李斯为秦王嬴政客卿,在辅佐秦王统一中国中功劳卓著,秦王称始皇帝后任丞相。始皇死后,赵高谗害李斯,李斯被捕入狱,最终在云阳受腰斩刑 (一说车裂)。云阳故城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刑场或行刑地。

【典形】 赴云阳、闹市云阳、云阳、云阳市、云阳鲜血。

【示例】

〔赴云阳〕 元·武汉臣《生金阁》:“多不到半日时光,餐刀刃亲赴云阳。”

〔闹市云阳〕 元·宫天挺《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木驴牵将,闹市云阳,手脚舒长,六道长钉钉上,咱大家看一场。”

〔云阳〕 唐·曹邺《读李斯传》:“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

〔云阳市〕 元·马致远《泰华山陈抟高卧》:“便是死无那葬身之地,敢向那云阳市血染朝衣。”

〔云阳鲜血〕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不管云阳鲜血未曾干,恶风浪早过眼。”


猜你喜欢

  •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天:指所依靠的事物。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吃饭是民众的头等大事。语出《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先帝叹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三者,孤存之于心。’”《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十年二月壬

  • 回眸之报

    同“龟酬孔”。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则回眸之报,不独著于前龟;清亮之音,讵专闻于往笛?”

  • 银鹿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颜鲁公之在蔡州,再从侄岘家僮银鹿始终随之。”后以“银鹿”代称仆人。明张煌言《仆还》诗:“自是元银鹿,犹胜形影单。”清顾炎武《与王山史手札》:“明早登山,不敢烦起居,得一银鹿指

  • 膏肓二竖

    源见“病入膏肓”。指病魔。明王玉峰《焚香记.回生》:“拯世扶危体道心,膏肓二竖不须寻。”

  • 掘狱

    源见“丰城剑气”。指雷焕掘丰城狱底得宝剑事。比喻有识者发现人才。宋黄庭坚《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诗之一:“昔在秦少游,许我同门友。掘狱无张 雷,剑气在牛斗。”

  • 倚天长剑

    《古文苑》卷二战国楚.宋玉《大言赋》:“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楚人宋玉在《大言赋》中用夸张手法描写剑之长者上可倚天。后遂用为咏剑、将士、侠客之典。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

  • 表壮不如里壮

    表:外,外面。与“里”相对。 外面壮实不如里面壮实。 旧时形容妻子在家庭当好内助的重要性。语出元.罗贯中《风云会》三折:“卿道是糟糠妻不下堂,朕须想贫贱交不可忘。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妻若贤夫免灾

  • 巫山之梦

    同“巫山云雨”。《西湖佳话.西泠韵迹》:“但求一见,为荣多矣,谁敢妄想巫山之梦?”

  • 章甫缝掖

    《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逢,通“缝”。章甫,商代的一种冠,后用以称儒者之冠。缝掖,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后遂以“章甫缝掖”指儒者或儒家学说。明高启《送吕山人入道序

  • 谗言三及

    同“谗言三至”。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