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举棋不定

举棋不定

是说举起棋子不知如何下为好。比喻临事犹豫,拿不定主意。公元前559年,卫献公因遇大臣孙林父、宁殖无礼,而被他们驱逐出境,另立公孙剽为君,是为卫殇公。公元前548年,因为宁、孙两家矛盾,宁殖之子卫国执政大夫宁喜又欲再拥卫献公回国为君。卫国大夫太叔文子知道此事后,说:“宁喜看待国君还不如下棋,一方举棋下不了决心,不知下一步如何走,这是难于取胜对方的。而何况安置国君而不能决定呢?他是必定不能免于祸难了。宁喜是卫武公的九世孙,恐怕很快要灭亡了,可悲啊。”果然,献公复国之后,即以宁喜专权,将其处死。

【出典】: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今宁子视君不如奕棋,其何以免乎?奕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例句】:

唐·刘肃《大唐新语》:“长孙无忌谏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也。且举棋不定,前哲所戒,储位至重,岂宜数易?’”


述补 下棋落子时犹豫不决。比喻处事没主见,不够果断。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高阳《粉墨春秋》:“又想嫁美国人、又想嫁中国人,~,蹉跎了佳期。”△贬义。多用于写遇事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优柔寡断迟疑不决 游移不定 ↔当机立断 举棋若定。也作“置棋不定”。


【词语举棋不定】  成语:举棋不定汉语词典:举棋不定

猜你喜欢

  • 俎上鱼肉

    偏正 俎,砧板。放在砧板上的鱼和肉,任人宰割。比喻处境困难,命运交由他人支配。蔡敦祺《林则徐》(上):“从此国土破缺,寇盗纷至,吾国将成列寇~了!”△贬义。多用于描写处境方面。也作“俎上肉”。

  • 梁园宾客

    同“梁园赋客”。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诗:“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 劝善戒恶

    同“劝善惩恶”。晋袁宏《后汉纪.贾逵传》:“强干弱枝,劝善戒恶。”见“劝善惩恶”。《艺文类聚》卷40引《五经通义》:“谥者死后之称,累生时之行为谥之,生有善行,死有善谥,所以~也。”【词语劝善戒恶】

  • 歌唐虞

    参见:歌遗民

  • 蔡屣延才

    同“蔡邕倒屣”。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启》:“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蔡屣延才。锋宣百世之文,旌集四方之善。”【词语蔡屣延才】  成语:蔡屣延才汉语大词典:蔡屣延才

  • 徙突未黔

    源见“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谓忙于奔走,未及久留。孔觌《别象州陈守容德》诗:“徙突今未黔,班草尺一诀。”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雄关:雄伟险要的关塞。漫道:莫说,别说。而今:如今。迈步:跨开大步。从头越:从山头跨越过去。 别说雄关真像钢铁那样牢固,现在我们就迈开大步从它头上跨过去了。 形容革命者战胜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 邯郸之失

    同“邯郸学步”。北周庾信《代人乞致仕表》:“扶步有邯郸之失,勉视无离娄之明。”

  • 樽中圣

    源见“清圣浊贤”。指美酒。唐权德舆《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离堂驻驺驭,且尽樽中圣。”

  • 梅花落额

    《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梅花落在寿阳公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