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折中。庸:平常。道:主张、学说。“中庸之道”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后因以“中庸之道”作为调和折中的典故。明.归有光《亡友方思曾墓表》:“是以不克安居徐行,以遽入于中庸之道。”


偏正 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处世态度。语本《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的。”△多用于描写为人处世方面。→执两用中 ↔厚此薄彼


【词语中庸之道】  成语:中庸之道汉语词典:中庸之道

猜你喜欢

  • 意气洋洋

    形容神气十足,极为得意。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贫婪汉六院卖风流》: “吾爱陶先生在乡里之中,白采了一大注银子,意气洋洋,带了仆人进京廷试。” 参见:○扬扬拥盖见“意气扬扬”。康濯《代理支书》:“(王定国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其:指儿子。 旧指对孝子的考察是:当他父亲在世时,看他怀有什么志向;当他父亲去世后,看他又有什么行为。语出《论语.学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元.秦简夫

  • 口吻生花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五引《白氏金锁》:“张祜苦吟,妻孥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角生花,岂恤汝辈。’”原是唐诗人张祜形容自己苦吟之乐,后用以形容吟诗得意,优美动人。主谓 比喻吟诗得意,兴味正浓

  • 匡合

    源见“一匡九合”。谓纠合力量,匡定天下。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词语匡合】   汉语大词典:匡合

  • 铜仙坠泪

    《汉晋春秋》:“帝(魏明帝曹叡)徙盘(《缃素杂记》载《魏略》曰:“明帝景初元年,徙长安诸钟簴〔簴音jì,悬挂钟磬的木架〕、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拆,铜人重不可致,留于灞垒。”)。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

  • 男有余粟,女有余布

    男的有多余的粮食,女的有多余的布匹。 表示百姓生活富裕。语出《孟子.滕文公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汉.扬雄《羽猎赋》:“不夺百姓膏腴谷土桑柘之地,女有余布,男有余粟。”宋.田锡《

  • 鲍叔相知

    同“鲍叔知我”。唐刘长卿《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诗:“鲍叔幸相知,田苏颇同游。”

  • 甘棠咏

    源见“召公棠”。指对地方官德政的歌颂。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之一:“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

  • 爱此君

    源见“子猷惜此君”。谓爱竹,表示爱竹的人情怀高雅。唐杜牧《题刘秀才新竹》诗:“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 袁安户

    同“袁安门”。宋陆游《稽山雪》诗:“冻吟孰窥袁安户,僵卧秃尽苏武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