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赎子罪不果
参见:阳石污,公孙诛
参见:阳石污,公孙诛
《事文类聚》后集卷四十引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天宝中,岭南献白鹦鹉。养之宫中,岁久颇聪慧,洞晓言词,上及贵妃皆呼‘雪衣女’。……上每与贵妃及诸王博戏,上稍不胜,左右呼‘雪衣娘’,必入局中鼓舞,以乱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清方苞《周公论》:“故破斧缺斨之后,衮衣绣裳,驻大师于徐 兖之间,俾东夏无摇心。”清全祖望《经史
源见“望洋兴叹”。指见多识广、深明大道之人。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综其大较,不出诲盗诲淫两端,陈陈相因,涂涂递附,故大方之家,每不屑道焉。”偏正 大方,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精于某种技艺的人才。
《左传.桓公十七年》载:春秋时齐桓公的宦官寺人貂谀事桓公。桓公卒,诸公子争立,寺人貂等恃宠争权,杀群吏,立公子无亏,齐国内乱。后因以“竖刁”或“竖刀”蔑称寺人貂。亦以泛指阉宦奸臣。《史记.齐太公世家》
《周礼.夏官.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后以高头大马,雄骏英姿而美其名曰“马中龙”。宋.苏轼《韩幹马十四匹》:“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同“一枕黄粱”。明李东阳《陆参政孟昭挽诗》:“直遣胸中九云梦,从教世上一邯郸。”
同“家徒四壁”。《魏书.阳固传》:“〔固〕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见“家徒四壁”。《魏书·阳固传》:“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
《文选》卷十九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环会……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合,五变四会。”楚.宋玉在《高唐赋》中以“竽籁”比拟风吹枝动之音响。后遂
贫穷是读书人的常事。 旧时勉人安贫乐道之语。语出《列子.天瑞》:“荣启期曰:‘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尚何忧哉!’”《后汉书.独行传.范式》:“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宜:犹“常”。
源见“下逐客令”。本指秦王颁布驱逐各国游说之士的命令。后泛指赶走客人的言行。王西彦《静水里的鱼》:“男主人也不得不板起脸孔,露出一副不欢迎的表情,甚至下起了不礼貌的逐客令来了。”【词语逐客令】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