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

源见“桃花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或理想中的美好境地。《痛史》十回:“宗仁道:‘这里还有妇女么?’金奎道:‘在下所部的士兵,多是衢州人,所以陆续有接了眷属来的,都住在此处。左右没事,就叫她们做些女红。我这山中便是个世外桃源。’”杨沫《青春之歌》一部三章:“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


偏正 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现多用于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语本晋·陶潜《桃花源记》中虚构的一个与世隔绝、生活安乐的美好世界。《痛史》10回:“我这山中便是个~了。”△多用于描写环境方面。→乌托邦 ↔人间地狱


【词语世外桃源】  成语:世外桃源汉语词典:世外桃源

猜你喜欢

  • 噬脐莫及

    形容办不到如同咬自己的肚脐一样,无论怎么后悔也来不及。公元前688年,楚文王领兵攻打申国途中路过邓国。邓祁侯说,这是我的外甥,把他留住而予以热情招待。邓祁侯的另外三个外甥建议乘此机会杀掉楚文王,邓祁侯

  • 删本纪

    汉.司马迁为项羽作传时,列入《史记》“本纪”中,与帝王同列,视为“失败帝王”,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进步的思想主张。汉.班固在为项羽作传时,改入《陈胜项籍列传》,与一般公卿等列,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正统主义和

  • 以退为进

    汉代扬雄《法言.君子》:“请问退进。曰:‘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原指以逊让取得德行的进步。后多用作以表面退让的姿态作为进攻的手法。偏正 原意是以谦逊退让取得德行的进步。汉·扬雄《法言·君子

  • 芝兰室

    《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孔子认为,与贤人相处,好比入芝兰之室,时间一长虽然闻不到香味,但却潜移默化受到了感梁。后用为称赞美好品格的典故。唐.高适《同房

  • 羹肉

    鹌鹑劝宋代蔡京勿食鹑肉的故事。相传蔡京喜食鹑肉。一夕梦数千鹑诉于前,其一前致词曰:“食君廪中粟,作君羹中肉。一羹数百命,下筯犹未足。羹肉何足论,死生犹转毂。劝君宜勿食,祸福相倚伏。”事见宋代方回《虚谷

  • 玉楼见召

    同“玉楼受召”。清 陈周政《答王普瞻书》:“长吉童年调嘴,胸无墨汁,玉楼见召,自是天上不用读书人。”

  • 动如脱兔

    脱兔,逃跑的兔子。《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原意是军队未行动时像处女那样稳重,一行动就像逃跑了的兔子那样快速。后比喻行动十分敏捷。《赛花铃》一三回:“为将之道,因

  • 过白驹

    同“过隙白驹”。宋黄庭坚《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昼窗过白驹,夜几跋红烛。”

  •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垂堂:挨近屋檐处。 富家子弟,坐时不挨近屋檐。 表示有钱的人把身体看得很贵重。语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唐.苏颋《谏銮驾亲征吐蕃第二表》:“千金之子

  • 消魂

    见“销魂”条。【词语消魂】   汉语大词典: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