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饮公荣

猜你喜欢

  • 腰缠十万钱

    同“腰缠万贯”。清黄遵宪《咏物》之二:“想仍水击三千里,岂羡腰缠十万钱。”

  • 师出有名

    《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谓出兵有正当理由。后即以“师出有名”比喻行事有理。明朱鼎《玉镜台记.闻鸡起舞》:“庶几义声昭彰,理直气壮,师出有名,大功可就矣。”鲁迅《呐喊.兔和猫》:“况且黑猫害了小

  • 雁足

    同“雁足书”。南朝 梁王僧孺《咏捣衣》:“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天雨花》二回:“虽有父,身去远,雁足难凭。”【词语雁足】   汉语大词典:雁足

  • 潘郎鬓雪

    同“潘安白发”。清蒋敦复《莺啼序.题顾澹园移春图》词:“潘郎鬓雪,画里青娥,付镜中白苎。”

  • 刻骨铭心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后以“刻骨铭心”谓永志不忘。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见“铭心刻骨”。唐晓玲《单教楼里的皮尔·卡丹们》:“留吧

  •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称誉他人约言不烦。鲁国执政大臣要翻修名叫长府的金库,孔子的学生闵子骞听说后,对孔子说,那所房子还能使用,何必一定要翻修呢!孔子说,这个学生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一定中肯。【出典】:《论语·先进》:“鲁人

  • 冰释

    源见“涣然冰释”。比喻疑问、隔阂、误会等完全消除。唐张说《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铭》:“十四通五经大旨,百家之言,先儒未论,一览冰释。”【词语冰释】   汉语大词典:冰释

  • 无丁字

    源见“目不识丁”。谓不识一个字。亦用为谦辞。宋杨万里《初秋戏作山居杂兴》诗之三:“莫羞空腹无丁字,且免秋阳晒杀人。”【词语无丁字】   汉语大词典:无丁字

  • 人其人,火其书

    前一个“人”:动词。意谓使其变为人。火:动词。焚烧。 把佛老的教徒变为普通百姓,把佛老的书籍焚烧掉。 古人排斥佛道之语。语出唐.韩愈《原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李

  • 胯下之辱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同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韩信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