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读律

不读律

三国志.魏书.陈矫传》附《陈本》:“子本嗣,历位九卿。所在操纲领,举大体,能使群下自尽。有统御之才,不亲小事,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优于司马岐等,精练文理。……”

三国时,魏陈本,位至九卿。所在处能提纲挈领,统率部下,很有才能。虽未学习律法,但断案决狱不亚于廷尉,比当时著名廷尉司马岐还强。后以此为咏颂廷尉之典,或用指不学法律。

宋.苏轼《苏轼封集》卷七《戏子由》:“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猜你喜欢

  • 分虎节

    同“分虎竹”。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功高分虎节,位下耻龙骧。”【词语分虎节】   汉语大词典:分虎节

  • 舜弦

    《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辩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昔舜弹五弦琴,歌

  • 降麻

    同“宣麻”。唐黄滔《寄陈侍御》诗:“千年二相未全夸,犹阙闽城贺降麻。”《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昨王随自吏部侍郎、平章事超越十资,复为上相。此乃非常之恩,必待非常之才。而随虚庸邪谄,非辅相器,

  • 河伯娶妇

    战国魏文侯时,邺地三老、廷掾,强敛百姓,与巫祝勾结,假托“河伯娶妇”榨取钱财。每岁强选少女,投入河中,以愚弄人民。后西门豹为邺令,在河伯娶妇时,托言所选女子不美,要大巫、三老去与河伯商量,另行选送,把

  • 视死犹归

    见“视死如归”。晋·葛洪《抱朴子·弭讼》:“夫不伏之人,~,血刃之祸,于是将起。”【词语视死犹归】  成语:视死犹归汉语大词典:视死犹归

  • 止水为鉴

    参见:止水

  • 贝萋

    《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郑玄注:“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于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萋斐,花纹错杂貌;贝锦,像贝的文采一样美丽的织锦。后以“贝萋”喻诬陷他人、罗

  • 恶醉强酒

    害怕酒醉而偏要喝酒。比喻明知故犯。《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由恶醉而强酒。”强:勉强。【词语恶醉强酒】  成语:恶醉强酒汉语大词典:恶醉强酒

  • 鲁连辞赏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鲁仲连却秦救赵,“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

  • 化鹤归来

    源见“辽东鹤”。喻久别重归。宋蒋捷《瑞鹤仙.乡城见月》词:“漫将身、化鹤归来,忘却旧游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