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豕涉河

三豕涉河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卜商字子夏,春秋时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当时的史书)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后以“三豕涉河”指文字讹误或传闻失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晋之史记,三豕渡河,文变之谬也。”《梁书.裴子野传》范缜“表”:“且(子野)章句洽悉,训故可传,脱(通悦,音tuì,恰好,合宜)置之胶庠(周朝时学校名,胶为大学在王宫东面,庠为小学在西郊),以弘奖后世,庶一夔之变可寻,三豕之疑无谬矣。”


偏正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的讹误,以及误读误用。语出《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晋师己亥涉河也。”※豕,不读作zhū。△用于事理的正误类。→张冠李戴 鱼鲁帝虎。也作“三豕渡河”、“三豕金银”。


【词语三豕涉河】  成语:三豕涉河汉语词典:三豕涉河

猜你喜欢

  • 栾巴噀酒

    晋葛洪《神仙传.栾巴》载:东汉成都人栾巴,精于道术,一次在朝廷大宴中,将皇帝赐的酒洒向西南,朝廷要治他不敬之罪,他说:“臣适见成都市上火,故臣漱酒为雨救之,非敢不敬。”探问之,果然。后用为救火之典。唐

  • 滕王画

    《宣和画谱》:“滕王 元婴,唐宗室也,善丹青,喜作蛱蝶。朱景元尝见其粉本,谓能巧之外曲尽精理,不敢第其品格。唐王建作宫词云‘传得滕王蛱蝶图’者,谓此也。”后因以“滕王画”为咏蝶典故。宋 潘汾《孟家蝉.

  • 忘故步

    同“失故步”。宋赵以夫《沁园春.次方时父》词:“觉紫宸班里,都忘故步;维摩室内,添个新参。”

  • 本支百世

    本:指嫡传子孙。支:指庶族子孙。亦作“枝”。百世:百代。 子孙嫡庶,百代沿袭。 旧时形容子孙繁衍,福泽绵延。语出《诗.大雅.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毛传:“本,本宗。支,支子也。”(《左传

  •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喜爱仁德,不喜爱学问,那种流弊便是容易被人愚弄。 意谓只注重品德修养而放松学习是一种偏向。语出《论语.阳货》:“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抱朴子.仁明》:“抱朴子答曰:‘古人云: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 死声

    源见“南风不竞”。称衰微之音。章炳麟《辨诗》:“自中唐以降者,死声多矣。”【词语死声】   汉语大词典:死声

  • 门生嘲

    源见“孝先便腹”。指嘲人昼寝。宋陆游《书意》诗:“睡任门生嘲,醉无官长骂。”

  • 白龙改服

    同“白龙鱼服”。唐李白《枯鱼过河泣》诗:“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 蒲泥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西汉名将卫青,于元朔二年出击匈奴有功,汉武帝制文云:“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讨蒲泥,破符离”。“蒲泥”,或说为匈奴王之号;或说为漠北塞名。汉骠骑将军卫青曾率军讨蒲泥。后

  •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时:同“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日:太阳,比喻暴君夏桀。曷:何。这里是“何时”的意思。丧( ㄙㄤˋ sàng ):灭亡。 这个太阳何时消灭,我愿与你同归于尽。 原指夏朝百姓痛恨暴君夏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