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

原指战斗开始时,鼓足勇气。今指作事时鼓起劲头,勇往直前。公元前684年,齐国侵犯鲁国,曹刿随鲁庄公一起至长勺迎击齐国军队。齐国军队首先擂鼓进攻,庄公想立即迎战,曹刿说不行。当齐军三次擂鼓后,曹刿说,可以发动进攻了。于是鲁庄公立即下令出击,一下子把齐师打了个落花流水。战争结束后,庄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曹刿回答说,打仗,全靠一股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敌人力竭时我才擂第一次鼓,所以取得了胜利。

【出典】: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例句】:

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杂说》:“大抵人之为学,须是一鼓作气;才有间断,便非学矣。”


偏正 比喻士气正旺盛时一往直前把事办成。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末将愿率水师出战,~收复金厦。”△褒义。多用于鼓劲方面。→趁势打铁 乘胜直追 ↔再衰而竭


【典源】《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今译】 春秋时齐国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敌,曹刿自请协助指挥。两军在长勺交战,鲁庄公将击鼓出兵,曹刿说:“还不行。”齐军敲了三遍鼓后,曹刿说:“可以出兵了。”将齐军打得大败。战后,庄公问曹刿原因,曹刿说:“打仗,凭的是一股勇气。打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盛,第二遍就减退了,第三遍时勇气消失殆尽。这时出战,我军勇气正盛,敌人却已衰竭,因而战胜了他们。”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趁锐气正旺盛时,一举将事情完成; 也以“再鼓衰”、“三而竭”等指锐气衰退。

【典形】 鼓难作、鼓增气、屡鼓、三而竭、始鼓、一鼓气、一鼓之雄、再鼓衰、作气再三衰,吾衰鼓已再。

【示例】

〔鼓难作〕 宋·范成大《谈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闲心灰不然,壮气鼓难作。”

〔鼓增气〕 唐·杜甫《雨》:“不可无雷霆,间作鼓增气。”

〔屡鼓〕 宋·朱淑真 《送人赴试礼部》:“屡鼓莫嫌非作气,一飞当自卜冲天。”

〔三而竭〕 宋·范成大《亲邻招集强往便归》:“气衰况复三而竭,心赏尤于四者难。”

〔始鼓〕 唐·韩愈 《雨中寄孟刑部》:“未来声已赫,始鼓敌前败。”

〔一鼓气〕 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万方思助顺,一鼓气无前。”

〔一鼓之雄〕 唐·元稹《加陈楚检校左仆射制》:“亦所以作万夫之气,增一鼓之雄也。”

〔再鼓衰〕 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君喜先鸣早,余惭再鼓衰。”


【词语一鼓作气】  成语:一鼓作气汉语词典:一鼓作气

猜你喜欢

  • 鵷鹭行

    同“鸳鹭行”。宋叶適《送叶路分》诗:“君今幅巾鹭鵷行,切勿著带貔虎傍。”

  • 秦庭指鹿

    参见“指鹿为马”。

  • 添足画蛇

    源见“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清黄宗羲《明儒学案.甘泉学案六》:“《孟子》一书,首尾照应,后先互发,凡有注解,添足画蛇。”

  • 当头棒喝

    《五灯会元.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佛教禅宗祖师为了打破学人的凡想迷情,

  • 巷职

    指宦官。《诗.小雅.巷伯》毛序:“巷伯,刺幽王也,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也。”寺人:即宦官,掌宫内之事,其中之一为宫内门巷之长,称“巷伯”。”后世因此以“巷伯”、“巷职”指宦官。《后汉书.宦者传赞》:“

  • 射戟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尔。’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双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

  • 燕台骏马

    源见“黄金台”、“千金市骨”。喻贤才。清毛奇龄《送姜八廷榉公车》诗:“燕台骏马横边雪,帝里秾花接楚烟。”

  • 蛟人珠

    源见“鲛人泣珠”。传说鲛人所泣之珠。亦喻似珠之物。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兴来下笔到奇景,瑶盘迸洒蛟人珠。”

  • 梁家黛

    《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唐.李贤注:“愁眉者,细而曲折。”东汉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好化妆,把眉毛画得又细又弯。后用为

  • 香红软

    源见“东华软尘”。喻指都城的繁华热闹,富贵气象。宋刘过《贺新郎.去年秋》词:“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