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言九鼎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时奉为传国之宝。此典指平原君赵胜称赞毛遂回答楚考烈王的一席话,使赵国的威望提高,比九鼎宝器还要尊贵。后以此典比喻能言善辩之士的一席话就能成大事,其作用之大相当于九鼎宝器一样尊贵。平原君赵胜在机智辩才毛遂之帮助下,与楚考烈王签订了赵、楚联盟,楚即将出兵解救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之围,共同抗秦。平原君与楚考烈王订立了合纵南北联盟的盟约回去,回到赵国,说道:“我不敢再观察人才了。我观察人才,多到近一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自己认为不会漏掉天下一个人才,现在竟把毛先生漏掉了。毛先生这次一到楚国,使得赵国的威望比九鼎、大吕宝器还要受人尊重。毛先生凭着善辩之口才,胜过了百万大军。我再不敢观察人才了。”于是把毛遂当作尊贵的客人。此典又作“重九鼎”。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8页:“平原君已定从(zōng纵,合纵南北联盟盟约)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xiàng向,观察)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周庙大钟)。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例句】:

宋·陆游《儒生》:“用可重九鼎,穷宁直一钱。” 清·冯桂芬《致曾侯相书》:“执事一言九鼎,或有以息其议,甚善。” 清·李海观《歧路灯》5回:“二位老师,一言九鼎。” 陈毅《记遗言》:“碧血长江流不尽,一言九鼎重千秋。”


主谓 形容说话很有分量。语本《史记·平原君传》:“平原君曰:‘毛先生(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张贤华《欲海沉浮》:“那时,张明名分不大,却拥有实权,可谓~。”△褒义。用于说话的效果方面。→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信口开河


【词语一言九鼎】  成语:一言九鼎汉语词典:一言九鼎

猜你喜欢

  • 斑衣戏舞

    同“斑衣戏彩”。宋刘克庄《贺新郎.实之用前韵为老者寿戏答》词:“老去聊攀莱子例,倒著斑衣戏舞。”【词语斑衣戏舞】   汉语大词典:斑衣戏舞

  • 过望之喜

    见“大喜过望”。

  • 吞牛

    同“气食牛”。宋王十朋《潘岐哥》诗:“胸中之气已吞牛,开眼睛光如虎视。”【词语吞牛】   汉语大词典:吞牛

  • 直如弦

    《后汉书.五行志一》:“顺帝之末,京都童谣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后因以“直如弦”为为人正直的典故。南朝 梁吴均《从军行》:“微诚言不爱,终自直如弦。”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谁知志

  • 匪朝伊夕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文帝纪上》:“今若召悦授以内官,臣列旆东辕,匪朝伊夕。”匪:不,不是。伊是文言助词。后以匪朝伊夕谓不止一日。唐.李林甫《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匪朝伊夕,不可胜记。”述补 匪,

  • 孤鸿避弋

    源见“鸿飞冥冥”。比喻高才贤士远走高飞,全身避祸。宋苏轼《次韵程正辅》:“孤鸿方避弋,老骥犹在坰。”

  • 陇蜀之望

    源见“得陇望蜀”。喻指贪得无厌之心。清李渔《怜香伴.闺和》:“风流之愿已饱,陇 蜀之望不奢。”

  • 子晋笙

    源见“王乔控鹤”。借指仙家音乐。唐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诗:“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词语子晋笙】   汉语大词典:子晋笙

  • 千呼万唤始出来

    再三的呼唤才肯出来。 表示不轻易露面。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柳琴《毛主席与溥仪合影照片今何在》(《光明日报》1993年7月13日):“吕厚民希望这张照片能‘千

  • 探囊

    同“探囊胠箧”。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诗书资破冢,法制困探囊。”【词语探囊】   汉语大词典:探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