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国学名著>唐会要>第七章 卷 五

《唐会要》第七章 卷 五唐代 · 王溥

諸王舊制。親王食封八百戶。有至一千戶。公主三百戶。長公主加三百戶。有至六百戶。高宗朝。以沛英豫三王。及太平公主。武后所生。食封逾於常制。垂拱中。太平至一千二百戶。聖歷初。皇嗣封為相王。太平公主皆三千戶。長安中。壽春王兄弟五人。各三百戶。神龍初。相王太平公主同至五千戶。衛王三千戶。溫王二千戶。成王七百戶。壽春等王皆七百戶。嗣雍王衡陽臨淄巴陵中山王五百戶。安樂公主二千戶。長寧一千五百戶。宣城宜城宣安各一千戶。相王女為縣主者。各三百戶。衛王升儲位。相王加至七千戶。安樂三千戶。長寧二千五百戶。宣城以下二千戶。長寧安樂皆以七千戶為限。雖水旱亦不破損。免以正租庸充數。唐隆中。嗣雍王壽春王封為親王。各加至一千戶。開元中。寧王五千五百戶。岐王薛王各五千戶。申王四千戶。邠王一千八百戶。皇妹為公主一千戶。咸宜公主加至一千戶。其後皇子封王者二千戶。皇女為公主者五百戶。又諸皇女為公主者例加一千戶。其封自開元以後。約以三千戶為限。初。貞觀中。高宗為晉王。以文德皇后最少子。於后崩後。累年。太宗憐之。不令出閣。高宗朝。睿宗為殷豫王。雖長成。亦以則天最少子。不令出閣。嗣聖纂大位。聖歷初。封為相王。始出閣。中宗時。以譙王重福失愛。出遷外藩。衛王重俊為太子。又與成王千里等起兵。將誅韋后。故溫王重茂雖年十六七。竟亦居宮中。先天之後。皇子幼則居內。東封後。以年漸長成。乃於安國寺東附苑城為大宅。分院居之。名為十王宅。令中官押之。於夾城中起居。每日家令進膳。又引詞學工書之士入教。謂之侍讀。十王謂慶忠棣鄂榮光儀潁永延盛濟等。以十舉全數。其後壽信義陳豐恆涼七王。又就封。入內宅。開元二十五年。鄂光得罪。忠王繼大統。天寶中。慶棣又歿。惟榮儀十四王居內。而府幕列於外坊。歲時通名起居而已。外諸孫長成。又於十宅外置百孫院。每歲幸華清宮。側亦有十王宅百孫院,十王宮人每院四百餘人。百孫院三四十人。又於宮中置維城庫。以給諸王月俸。諸孫納妃嫁女。亦就十宅中。太子不居於東宮。但居於乘輿所幸之別院。太子之子。亦分院而居。婚嫁則同親王公主。於崇仁里之禮院。

  高祖二十王。衛王元霸。追諡懷。巢王元吉。建成同謀。伏法。諡刺。楚王智雲。追諡哀。荊王元景。與房遺愛同謀。伏法。漢王元昌。承乾同謀。伏法。酆王元亨。周王元方。徐王元禮。韓王元嘉。事具雜錄。彭王元則。諡曰思。鄭王元懿諡曰惠。霍王元軌。事具雜錄。虢王元鳳。諡曰莊。道王元慶。諡曰孝。事具雜錄。鄧王元裕。諡曰康。事具雜錄。魯王靈夔。舒王元名。邱神勣所陷。死非其罪。事具雜錄。江王元祥。諡曰安。事具雜錄。密王元曉。諡曰貞。滕王元嬰。事具雜錄。

  太宗十二王。楚王寬。吳王恪。事具雜錄。濮王泰。諡曰恭。事具雜錄。齊王祐。庶人。蜀王愔。庶人。諡曰悼。事具雜錄。蔣王惲。為人誣告。惶恐自殺。事具雜錄。越王貞。事具雜錄。紀王慎。事具雜錄。江王囂。諡曰殤。趙王福。曹王明。庶人賢通謀。徙於黔州。而自殺。代王簡。  高宗三王。原王孝。諡曰悼。澤王上金。周興誣告。恐懼自殺。許王素節。事具雜錄。

  中宗一王。譙王重福。謀反。伏法。

  睿宗一王。隨王隆悌。  元宗十九王。棣王琰。鄂王瑤。得罪自殺。光王琚。為人誣告。死非其罪。夏王一。事具雜錄。儀王璲。潁王?。懷王敏。諡曰哀。永王璘。事具雜錄。壽王瑁。事具雜錄。延王玢。盛王琦。濟王環。信王?。義王玭。陳王珪。豐王珙。言不遜。賜死。恆王瑱。事具雜錄。涼王璿。汴王璥。諡曰哀。

  肅宗十一王。越王係。事具雜錄。西平王佖。追封衛王。彭王僅。兗王僩。涇王●。靈昌王榮。襄王?。杞王倕。召王偲。定王侗。淮陽王僖。追封宋王。

  代宗十八王。均王遐。追封。睦王述。丹王逾。恩王連。韓王迥。簡王遘。益王迺。隋王迅。荊王選。追封。蜀王?。忻王造。韶王暹。嘉王運。端王遇。循王遹。恭王通。原王逵。雅王逸。

  德宗九王。舒王誼。本名謨。係昭靖太子之子。德宗憐之。命為子。通王諶。虔王諒。肅王詳。事具雜錄。資王謙。雲王諲。追封代王。昭王誡。欽王諤。珍王諴。

  順宗二十二王。郯王經。均王緯。漵王縱。莒王紓。密王綢。郇王綜。邵王約。宋王結。集王緗。冀王絿。和王綺。衡王絢。欽王績。會王纁。福王綰。珍王繕。撫王紘。岳王緄。袁王紳。桂王綸。翼王綽。蘄王緝。  憲宗十七王。灃王惲。深王悰。洋王忻。絳王悟。建王恪。鄜王憬。瓊王悅。沔王恂。婺王懌。茂王愔。淄王協。衡王憺。澶王?。棣王惴。彭王惕。信王?。榮王?。

  穆宗一王。安王溶。

  敬宗四王。梁王休復。襄王執中。紀王言揚。陳王成美。開成四年十月。立為皇太子。求行冊禮。尋降為陳王。

  文宗一王。蔣王宗儉。

  武宗四王。益王峴。兗王岐。德王嶧。昌王嵯。

  宣宗十一王。雍王漢。雅王涇。衛王灌。夔王滋。慶王沂。濮王澤。鄂王潤。懷王洽。昭王汭。康王汶。廣王澭。

  懿宗六王。魏王佾。涼王健。蜀王佶。威王侃。吉王保。睦王倚。

  僖宗二王。建王震。益王陞。

  昭宗十五王。棣王祤。虔王禊。沂王禋。遂王禕。景王祕。祁王祺。雅王禛。瓊王祥。端王禎。豐王祁。和王福。登王禧。嘉王祜。潁王禔。蔡王祐。  雜錄韓王元嘉。少好學。聚書至萬卷。皆文句詳定。秘府所不及。又愛碑文古跡。多得異本。閨門修整。有類寒素。與其弟靈夔相友愛。兄弟集見。如布衣之禮。修身潔己。內外如一。當代諸王。莫能及者。唯霍王元軌。抑其次焉。元嘉子黃公譔。少以文才稱。諸王子之中。與琅邪王沖。為一時之秀。

  霍王元軌。初為蜀王。徙封吳王。太宗嘗問群臣曰。朕子弟孰賢。侍中魏徵對曰。臣愚昧不盡知其能。唯吳王數與臣言。未嘗不自失。上曰。朕亦器之。卿以為前代誰比。徵曰。經學文雅。亦漢之閒平也。由是寵遇彌厚。因令妻徵女焉。又嘗從太宗遊獵。遇群獸。命元軌射之。矢不虛發。太宗撫背曰。汝武藝過人。恨今無所施焉。當天下未定。我得汝豈不安乎。高祖崩。去職。毀瘠過禮。自後。常布衣。示有終身之戚焉。每至忌辰。輒數日不食。後改封霍王。為絳州刺史。遷徐州。元軌前後為刺史。唯閉閣讀書。吏事責成於長史司馬。謹慎自守。與物無忤。不忘接士。在徐州。唯與處士劉元平為布衣之交。人或問元平王之所長。答曰。無。問者怪而復問之。元平曰。夫人有短。所以見其長。至於霍王。無所不備。吾何以稱之哉。為定州刺史。有突厥來寇。元軌令開門偃旗。虜疑有伏。懼而宵遁。州人李嘉運。與賊連謀。事洩。高宗令收按其黨。元軌以強寇在境。人心不安。唯殺嘉運。餘無所及。因自劾違制。上覽表大悅。謂使者曰。朕亦悔之。向無王。則失定州矣。有王文操者。遇賊。二子鳳賢。以身蔽捍。文操獲全。二子皆死。縣司抑而不申。元軌察之。遣使弔祭。表其事。詔並贈朝散大夫。令加旌表。其禮賢愛善如此。後因入朝。屢上表陳時政得失。多有匡益。高宗甚尊重之。及在外藩。朝廷每有大事。或密制問焉。高宗崩。與侍中劉齊賢等知山陵事。齊賢服其諳練。謂人曰。非我輩所及。元軌嘗使國令徵封。令白請依諸國賦。貿易取利。元軌曰。汝為國令。當正吾失。反說吾以利耶。拒而不納。

  道王元慶。歷趙豫滑徐沁衛州刺史。皆以政聞。事母甚謹。及母薨。請躬修墳墓。優詔不許。

  鄧王元裕。好學。善談名理。與典籤盧照鄰為布衣之交。  舒王元名。高祖在大安宮時。太宗晨夕使尚宮起居。送珍饌。元名保傅等謂元名曰。尚宮有品秩高者。見宜拜之。元名曰。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為。太宗聞而壯之。曰。此真我弟也。封王之後。歷數郡刺史。元名性高潔。罕問家人產業。朝夕矜莊。門庭清肅。嘗誡其子豫章王亶等曰。藩王所乏。不慮無錢財官職。但勉行善事。忠孝持身。此吾志也。及亶為江州刺史。以善政聞。高宗手敕褒美元名。以賞其義方之訓。高宗每欲授元名大州刺史。固辭曰。忝預藩戚。豈以州郡戶口。為仕進之資。辭情懇到。故在石州向二十年。賞玩林泉。有塵外之意。垂拱中。轉青州。又拜鄭州。州境鄰接都畿。諸王及帝戚蒞官者。或不檢攝家人。為百姓所苦。及元名到。大革其弊。

  江王元祥。貪鄙多聚金寶。營求無厭。為民吏所患。時滕王元嬰。蔣王惲。虢王鳳。亦以貪暴。有授得其府官者。以比嶺南惡處。為之語曰。寧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蔣虢。滕王元嬰。為金州刺史。頗驕縱。動作無度。高宗與書誡之曰。王地在宗枝。寄深磐石。幼聞詩禮。夙奉義訓。實冀孜孜無怠。漸以成德。豈謂不遵軌轍。踰越典章。且城池作固。以備不虞。關鎖閉開。須有常準。鳩合散樂。并集府寮。嚴關夜開。非復一度。遏密之悲。尚纏比屋。王以此情事。何遽紛紜。又巡省百姓。本觀風問俗。遂乃驅率老幼。借狗求罝。志從禽之娛。忽黎元之重。時妨農要。屢出畋遊。以彈彈人。將為笑樂。取適之方。亦應多緒。何必此事。方得娛歡。晉靈虐主。未可取則。趙孝文趨走小人。張四又倡優賤隸。王親與博戲。極為輕脫。一府官寮。何所瞻望。凝寒方甚。以雪埋人。虐物既深。何以為樂。家人奴僕。侮弄官人。至於此事。彌不可長。朕以骨肉至親。不欲致王於法。今與王下上考。以愧王心。人之有過。貴在能改。國有憲章。私恩難再。興言及此。慚歎盈懷。

  吳王恪授安州都督。及將赴職。太宗以書誡之曰。吾以君臨兆庶。表正萬邦。汝地居茂親。寄惟藩屏。勉思喬梓之道。善侔閒平之德。以義制事。以禮制心。三風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則克固磐石。永保維城。外為君臣之忠。內有父子之孝。宜自勵志。以勖日新。汝方違膝下。悽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故誡此一言。以為庭訓。恪有文武才。太宗嘗稱其類己。既名望素高。甚為物情所向。長孫無忌既輔立高宗。深所忌嫉。永徽中。會房遺愛謀反。遂因事誅恪。以絕眾望。海內冤之。

  太宗以魏王泰愛文學。特令就府別置文學館。任自引召學士。又以泰腰腹洪大。趨拜稍難。復令乘小輿舁至於朝所。其寵異如此。後司馬蘇勖以自古名王多引賓客。以著述為美。勸泰請撰括地志。遂奏引著作郎蕭德言等。就府修撰。數歲方畢。及上表之日。詔令付祕閣。賜泰物萬段。德言等賜物有差。貞觀十六年四月。詔泰移居武德殿。泰為太宗所愛。禮秩如嫡。魏徵上疏諫曰。陛下愛魏王。宜使知定分。抑其驕奢。不處嫌疑之地。今武德殿近儲后焉。上陵下替。不可以訓。太宗曰。我幾錯誤。遂遣泰歸本第。十七年五月。上親謁太廟。以謝承乾之過。魏王泰以罪降爵為東萊郡王。太宗因謂侍臣曰。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窺伺者。兩棄之。傳之子孫。以為永制。於是列宮寮等。各以大義責之。流降有差。初。承乾既廢。魏王泰因入侍奉。太宗面許。立為太子。翌日。謂侍臣曰。泰昨入見。自投我懷中云。臣今日始得與陛下為子。是更生之日。臣有一孽子。臣百年之後。當為陛下殺之。傳國晉王。父子之道。固當天性。我見其如此。甚憐之。褚遂良進曰。陛下失言。伏願審思。無令錯誤也。安有陛下百年之後魏王持國執權。為天下主。而能殺其愛子。傳國晉王者乎。陛下比者立承乾為太子。復寵魏王。愛之踰嫡。嫡庶不分。所以至今日。既立魏王。伏願陛下別安置晉王。始得全矣。太宗涕泗交下曰。我不能。因起入內。是日。太宗御兩儀殿。群臣盡出。詔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元齡。兵部尚書李勣。諫議大夫褚遂良。謂曰。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此。我心無聊。因自投於床。引佩刀欲自刺。無忌等驚懼。爭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晉王。無忌等請太宗所欲。報曰。我欲立晉王。無忌曰。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太宗謂晉王曰。舅許汝也。汝宜拜謝。晉王因下拜。太宗於是御太極殿。召文武六品以上。告立晉王為太子。群臣皆蹈舞稱慶。詔幽泰於北苑。

  蜀王愔累授襄州刺史。改封蜀王。轉益州都督。嘗非理毆繫所部縣令。又畋獵無度。數為非法。太宗怒曰。禽獸調伏。可以馴擾於人。鐵石鐫鍊。可以成方圓之器。至於愔者。曾不如禽獸鐵石乎。乃削封邑及國官之半。貶為虢州刺史。後復加實封滿千戶。愔在州。數遊獵不避禾稼。深為百姓所怨。典軍楊道整叩馬諫。愔曳而捶之。後為御史大夫李乾祐所劾。高宗謂荊王元景曰。先朝櫛風沐雨。平定四方。遠近肅清。車書混一。上天降禍。奄棄萬邦。朕纂承洪業。懼如馭朽。與王共戚同憂。為國為家。蜀王畋獵無度。侵擾黎庶。縣令無故被罰。阿諛即喜。忤旨便瞋。如此居官。何以共理。歷觀古來諸王。若能動遵禮度。則流慶子孫。違越朝章。則誅不旋踵。愔為法司所劾。朕實恥之。帝又引楊道整勞勉之。拜為匡道府折衝都尉。賜絹五十疋。貶愔為黃州刺史。

  蔣王惲自安州都督除梁州。惲在安州。多造器用玩具。及將行。有車四百兩。州縣不堪其勞。越王貞累授相州刺史。善騎射。涉文史。兼有吏幹。但信讒言。官寮有正直者。多被貶退。又縱諸僮豎。侵暴部民。由是皆伏其才而鄙其行。則天臨朝。加太子太傅。除蔡州刺史。則天稱制。貞與韓王元嘉。魯王靈夔。霍王元軌等。密有匡復之志。垂拱三年七月。遂各起兵赴神都。則天命左豹韜衛大將軍麴崇裕等。率兵十萬討之。其眾大潰。貞等首並梟闕下。貞將起兵。與壽州刺史駙馬都尉趙瑰書曰。佇總義兵。來入貴境。瑰甚喜。復許率兵相應。瑰妻常樂公主。高祖第七女。和思皇后之母也。謂其使者曰。為我報王。與其進不與其退爾。諸王若是男兒。不應至許時尚未舉動。我嘗見耆老云。隋文帝將篡奪周室。尉遲迥是周室外甥。猶能起兵相州。天下響應。況爾諸王。並國家懿親。宗社是託。豈不學尉遲迥。感恩效節。捨生取義耶。夫為臣子若救國難。則為忠。不救為逆。諸王必須以匡救為急。不可虛生浪死。取笑於後代。及貞等敗。瑰與公主皆死。貞長子沖。好文學。善騎射。歷密濟博三州刺史。皆有能名。與父貞相次舉兵。七日而敗。神龍初。侍中敬暉等。以沖父子翼戴皇家。義存社稷。請復其官爵。武三思令昭容上官氏代中宗下手詔不許。開元四年。詔追復爵土。令備禮改葬。太常請諡曰敬。詔從之。五年。又下詔封貞姪孫琳為嗣越王。以奉其祀。仍為立碑。至開成四年六月。其裔孫女道士元貞。護先代數喪歸葬。時論稱之。因降敕曰。越王事跡。國史著明。枉陷非辜。尋已昭雪。其孫珍子。他事配流。數代漂蓬。不還京國。元貞弱女。孝節卓然。啟護四喪。綿歷萬里。況是近族。必可加恩。行路猶或嗟稱。朝廷固須卹助。委宗正寺京兆府與訪越王墳報知。如不是陪陵。任祔塋卜葬。其事仍令京兆府接厝。必使備禮葬畢。元貞如願往京城。便配咸宜觀安置。

  紀王慎為襄州刺史。以善政聞。璽書勞勉。百姓為之立碑。慎少好學。長於文史。與越王貞齊名。時人號為紀越。許王素節。六歲封雍王。尋授雍州牧。素節能誦古詩賦五百餘言。受業於學士徐齊聃。精勤不倦。高宗甚愛之。則天立為皇后。每被讒嫉。出為申州刺史。乾封初。詔曰。素節既患舊疾。宜不須入朝。而素節實無疾。自以久乖朝覲。遂著忠孝論以見意。時王府倉曹張柬之。因使潛封此論以進。則天見之不悅。誣以贓賄。降封鄱陽郡王。仍於袁州安置。累進封為許王。除舒州刺史。天授中。與澤王上金。同被誣告。追赴都。臨發州。聞遭喪哭者。謂左右曰。病死何由可得。更何須哭。行至都城南。被縊死。

  夏悼王一。母貞順皇后。為惠妃時生。鍾愛無敵。故名為一。孩孺而薨。時駕在東都。葬於城南龍門東岑。欲宮中舉目見之。  永王璘數歲失母。肅宗收養。夜自抱眠之。及元宗幸蜀。詔璘為山南東路及嶺南等道采訪使。江陵郡大都督。璘至江陵。召募將土數萬人。恣情補署。江淮租賦。破用鉅億。以薛鏐李臺卿蔡坰為謀主。因有異志。肅宗聞之。詔令歸覲於蜀。璘不從命。遂擅領舟師東下。甲仗五千人。趨廣陵。以季廣琛為將。璘生宮中。不更人事。其子襄城王?。又勇而有力。既握兵權。為左右眩惑。遂謀狂亂。璘雖有窺江左之心。未露其事。吳郡采訪使李希言。乃平牒璘。大署其名。璘遂激怒。牒報曰。寡人上皇天屬。皇帝友于。地尊侯王。禮絕寮佐。而簡書來往。應有常儀。今乃平牒抗威。落筆署字。漢儀隳紊。一至於斯。乃使渾惟明取希言。季廣琛趣廣陵。采訪李成式希言等。各以兵拒之。先是。肅宗以璘不受命。使內官啖廷瑤等招討之。後兵敗。將南投嶺外。為江西采訪使皇甫侁下防禦兵所擒。因中流矢而死。  壽王瑁母武惠妃。頻產夏王懷王。及上僊公主。皆襁褓不育。瑁之初生。讓帝妃元氏。請於邸中收養。妃自乳之。名為己子。十餘年在寧邸。故封建晚於諸王。邸中常呼為十八郎。及讓帝薨。瑁請制服。以報乳養之恩。元宗從之。

  恆王瑱性好道。常服道衣。天寶末。從駕幸蜀。不復衣道衣矣。

  越王係本名儋。乾元二年七月。為天下兵馬元帥。後與張皇后搆異謀得罪。

  肅王詳。德宗第五子。建中三年薨。性聰慧。上尤憐之。追念無已。詔如西域法造塔安置。禮儀使判官司門郎中李岩上疏曰。墳墓之義。經典有常。自古至今。無聞異制。層磚起塔。始於天竺。名曰浮圖。行之中華。竊恐非禮。況肅王天屬。名位尊崇。喪葬之儀。存乎簡冊。舉而不法。垂訓非輕。伏請準令造墳,庶遵典禮。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