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国学名著>三辅黄图>第二章 三辅黄图卷之一

《三辅黄图》第二章 三辅黄图卷之一两汉 · 佚名

三辅沿革

《禹贡》九州,舜置十二牧,雍其一也。古丰、镐之地,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至孝公始都咸阳。秦孝公十二年,于渭北作咸阳,徙都之。咸阳在九嵕山、渭水北,山水俱在南,故名咸阳。编者按:咸阳在九嵕山乏南,渭水之北。山之南为阳,水之北力阳,故名咸阳。原文有误。秦并天下,置内史以领关中。项籍灭秦,分其地为三;以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县地;司马忻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今延州金明县。谓之三秦。汉高祖入关,定三秦,元年更为渭南郡,九年罢郡,复为内史。

直按:《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叙三辅沿革,与本文略同,与原注文亦同。又《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四引《十道志》文,《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一雍州总叙,皆与本文完全相同。又宋敏求《长安志》卷一总叙,连原注文亦并同,仅字句略育变更。

又按:《史记泰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裴骃集解,内史亦在三十六郡之内。始皇九年纪有“内史肆”之名。

又按:《嘉庆一统志》延州金明县宋熙宁五年,废入肤施县。

又按:元年更为渭南郡。见《汉书地理志》京兆尹原注。

五年,高帝在洛阳,娄敬说曰:“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众可立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也。”

直按:娄敬进说,见《汉书》本传。《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雍州》,亦叙娄敬、田肯两事。

又田肯贺高帝曰:“陛下治秦中。秦形势之国,带河阻山,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自是,汉始都之。

直按:田肯事,见《汉书高祖本纪》六年纪。

又按:《金泥石屑》卷下有“霸陵过氏瓴”。一九四八年,灞桥附近出土有“霸陵某氏瓴”,器形如竹筒,盖施装屋角,为滴水之用。

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此为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与左冯翊,右扶风,谓之三辅。其理俱在长安城中。

直按:《大平寰宇记》卷二十五,与本文完全相同。“其治”作”其理”,自是唐人口气。

三辅治所

京兆,在故城南尚冠里。京,大也。天子曰兆民。公羊曰:京,大也:师,众也。天子所居。

直按:尚冠里见《汉书宣右纪》及《汉书霍光传》。

又按:原注“京,大也。”,“天子曰兆民”,用《三辅决录》注文,见《长安志》卷一《京都》引。以下《长安志》所引亦同。原住所引《公羊》,见《公羊桓九年传》。蔡邕《独断》亦云:“天子所居曰京师。京,大也;师,众也。”

冯翊,在故城内太上皇庙西南。冯,凭也;翊,辅也,翊辅京师也。其地今同州。

直按:《史记晁错传》云:“内史府居太上皇庙埂中,门东出,不便”。当景帝时,冯翊为左内史。《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与本文及原注并同。又《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四,引应劭《汉宫解诂》云:“冯辅翊蕃,故以为名。”《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云:“冯,辅也;翊,佐也。”

扶风,在夕阴街北。扶,持也,助也。言助风化也。今岐州。

直按:夕阴街,见本书“长安八街九陌”。《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引《三辅黄图》,与今本同。

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汉武帝改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共治长安城中,是为三辅,三辅郡皆有都尉,如诸郡。京辅都尉治华阴,左辅部尉治高陵,右辅都尉治郿。

直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内史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内史、右内史。又《百官公卿表》主爵都尉,颜师古注引《三辅黄图》云云,与本文略异,与末段原注完全相同。

又按:《长安志》卷一,总叙(《大乎御览》卷一百六十四亦同)引《三辅黄图》云:“武帝太初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渭城以西属右扶风,长安以东属京兆尹,长陵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又置三辅,中辅理华阴,左辅理高陵,右辅治郡,兼三都尉,亦曰六辅。”是概括本书三辅沿革及三辅治所两段文字。

又按;《汉书景帝纪》中六年应劭注,“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共治长安城中(《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叙雍州与应注并同),是为三辅。”颜师古曰:“时未有京兆,冯翊,扶风之名。此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也。应说失之。”

又按:《汉书宣常纪》本始元年京辅都尉广汉颜师古注,完全习本文相同。《汉书地理志》,高陵注“左辅都尉治”,郿县注“右辅都尉治”,而于华阴县独不注“京辅都尉治”,恐为《地理志》脱文。

王莽分长安城旁六乡,置帅各一人,分三辅为六尉郡【校】原作“都尉”,据《汉书》改。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旬邑。义渠十县,属京尉大夫,府居故长安寺。高陵以北十县,属师尉大夫,府居故廷尉府。新丰以东至湖十县,属翊尉大夫,府居城东。霸陵、杜陵以东至蓝田,西至武功、郁夷十县,属光尉【校】原作“光禄”误,据颜注改大夫,府居城西《汉书》作南。茂陵、槐里以西至汧十县,属扶尉大夫,府居城西。长陵。池阳以北至云阳【校】此三字原脱,据颜注补。杸翊十县,属烈尉大夫,府居城北【校】此二字原脱,据颜《注》补。后汉光武之后,扶风出治槐里,冯翊出治高陵。按《百宫公卿表》颜师古注引《黄图》云:京兆在尚冠前街东入,故中尉府。冯翊在太上皇庙西入,右扶风在夕阴街北入,故主爵府。长安以东为京兆,长陵以北为左冯翔,渭北以西为右扶风.

直按:《汉书王莽传》卷中,颜师古注《黄图》,与今本完全相同。

又按:《居延汉简释文》一三零页,有“南书五封”之封检文云:“一封诣京尉候利。”京尉者,即本文所云,渭城、安陵以西,北至义渠,旬邑十县,属京尉大夫是也。“候”为京尉之属官,“利”为候之名。

咸阳故城

在今咸阳东二十里

自秦孝公至始皇帝、胡亥,并都此城。按孝公十二年作咸阳,筑冀阙,徙都之.

直按:事见《史记秦本纪》。

始皇廿六年,徙天下高赀富豪于成阳十二万户。诸庙及台苑,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彻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坂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之。

直按: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而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

直按:本段用《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文。

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校】原作“制”,据毕本改紫宫,象帝居。渭水贯【校】原作“灌”,据《艺文类聚》《初学记》引改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直按:《史记刺客荆轲传》云:“见燕使者咸阳宫。”《正义》引《三辅黄图》,又《文选西都赋》李善注引《三辅黄图》,与今本并同。

桥广六丈,南北二百八十步,六十八间,八百五十柱,二百一十二梁。桥之南北【校】“北”字,据《北堂书钞》引《三辅旧事》作“有”堤,激立石柱。

直按:《水经注渭水》引《三辅黄图》云:“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度以法牵牛。桥广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步(今本卷一作“二百”,卷六亦作“三百”),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今本作“八百。),百二十二梁(今本作“二百一十二梁。),《长安志》作“二百二十”,《玉海》作“百二十”)。桥之南北有堤,激立石柱,枉南京兆主之,柱北冯翊主之,有令丞各领徒千五百人。”与今本颇有异同。又《初学记》卷五引《三辅故事》,石柱以南属京兆,北属右扶风。《史记文帝纪索隐》引《关中记》并同。

咸阳北至九嵕甘泉,南至鄠、杜,东至河,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联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不改悬,穷年忘归,犹不能遍。

直按:《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正义》引《庙记》,《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引《庙记》,与本段坤相同.仅字句略异。《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与本文亦略同,惟作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官观二百七十。又按:《长安志》卷一叙分野引《三辅黄图》云:“始皇表河以为秦东门,表汧以为秦西门”,为今本所无。《史记泰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正义》,《初学记》卷六,《大干御览》卷一百六十四,皆引作《三辅旧事》。

又按:“木衣绨绣”以下六句,皆用张衡《西京赋》语。惟“绨绣”作“绨锦”,“宫人”作“后宫”,“改悬’作“徙悬”,又为《庙记》之所无。

又按:秦代咸阳城遗址,今在咸阳县东北滩毛村,窑店一带,出土多有咸里某某四字打印文陶器。

秦宫

驰道阁附【校】“附“字,据吴毕本补

萯阳宫,秦文王所起,在今鄠县西南二十三里。

直按:《汉书宣帝纪》:“甘露二年冬十二月,行幸萯阳宫属玉观。”应劭注:“宫在鄠,秦文王所起。”与本文同。《地理志》鄠县注有“萯阳宫”。《东方朔传》则作“倍阳”。《水经注渭水》:又东合甘水,北迳秦文王萯阳宫西。

棫阳宫,秦昭王所作,在今岐州扶风县东北。

直按:《汉书文帝纪》后二年夏“行幸雍棫阳宫”。张晏注:“秦昭王所作”。晋灼注:“《黄图》在扶风。”与今本同。《地理志》雍县注有“棫阳宫,昭王起。”《郊祀志》云:“是岁,雍县无云,如雷者三,或如虹气,苍黄若飞鸟,集棫阳宫西。”《长安志》棫阳宫为秦昭王起,在今扶风县东北十五里,独程大昌《雍录》以为秦穆公造,恐非是。又《小校经阁金文》卷十一,五十页,有雍棫阳宫共厨鼎。现今陕西省考古所在凤翔南古城村东北,发现“年宫”瓦,及“棫阳”残瓦,则棫阳宫当秦汉时在雍县无疑。

西垂宫,文公元年居西垂宫。

直按:事见《史记秦本纪》。

平阳封宫,武公元年伐彭戏氏,至于华山下,居于平阳封宫,

直按:事见《史记秦本纪》。《积古斋钟鼎款识》卷九。五页,有“平阳封宫”小铜器。《小校经阁金文》卷十一第五十五页,有平阳宫鼎。又《陕西通志》卷七十二,“平阳封宫在郿县”。

橐泉宫,《皇览》曰,“秦穆公冢,在橐泉宫祈年观下”。

直按:《史记秦本纪》裴骃《集解》引《皇览》与本文同。《正义》引《庙记》云:“橐泉宫,秦孝公造。”《汉书地理志》雍县注:“橐泉宫,孝公起。”又《小校经阁金文》卷十一第五十三页,有“橐泉鋗,元康元年造”。《秦汉瓦当文字》卷一第九页,有“橐泉宫当”瓦。

步高宫,在新丰县,亦名市丘城。

直按:《水经注,渭水》:“迳秦步高宫东,世名市邱城”。《长安志》乾佑县云:“秦步高宫在县西南三十里。”《元和郡县志》则作“二十里”。

又按:《小校经阁金文》卷十一第八十四页,有“步高宫行镫”。

步寿宫,在新丰县步高宫西。

直按:《水经注渭水》云:“历新丰原东而北,迳步寿宫西。”

虢宫,秦宣太后起,在今岐州虢县界。

直按:《汉书地理志》虢县注,有“虢宫,秦宣太后起也”。又按:《史记秦本纪》云:“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

长杨宫,在今周至县东三十里,本秦旧宫,至汉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射熊观,秦汉游猎之所。

直按:《汉书地理志》,周至县注云:“有长杨宫,有射熊馆,秦昭王起。”又《文选长杨赋》云:“输长杨射熊馆。”李善注引《三辅黄图》曰:“长杨宫有射熊馆,在周至。”盖约其文。

蕲年宫,穆公所造。《庙记》曰:“蕲年宫在城外。”《秦始皇本纪》:“蕲年宫在雍。”

直按:《史记秦本纪》《正义》引《庙记》云:“橐泉宫,秦孝公造,祈年观,德公起。盖在雍州城内。”又《秦始皇本纪》九年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娇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裴骃集解:“蕲年宫在雍。”本文系用裴骃之说,非《史记》原文也。又《汉书地理志》雍县注云:“祈年宫,惠公起。”又按;现今凤翔县出土有“年宫”二字瓦,立即“蕲年宫”之省文。

梁山宫,始皇幸梁山,在好畤。

直按: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正义》引《括地志》云:“俗名望宫山,在雍州好畴县西十二里,北去梁山九里。’《汉书地理志》,好畴县注云:“有梁山宫,秦始皇起。”《长安志》引《三秦记》云:“梁山宫城皆文石,名织锦城。”

又按:《啸堂集古录》七十四页,有“梁山鋗,元康元年造”。秦时所造宫殿,在西汉时,仍修葺沿用.此其一例也。

信宫.亦曰成阳宫。解在前。

直按:《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己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兴乐宫,秦始皇造,汉修饰之,周回二十余里,汉太后常居之。

直按:《史记孝文纪》云:“至高陵休止”。

《正义》引《三辅旧事》云:“秦于渭南有兴乐宫,渭北有咸阳宫,秦昭王欲通二宫之间,造横桥长三百八十步。”又《史记叔孙通传》云:“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集解》引《关中记》云:“长乐宫,本秦之兴乐宫也,汉太后常居之。”

朝宫,“始皇帝三十五年,以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小,曰:吾闻周文于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校】“中”字,据《史记》补。

直按: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阿房为朝宫先作之前殿,本文似误分为二宫。

庭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

直按:《长安志》阿房宫,引《三辅旧事》,与本文相同。

收天下兵古以铜为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高三丈。钟小者皆千石也。

直按:“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三句,用《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文。原注“古以铜为兵”,用《集解》引应劭注文。

销锋镝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人,立于宫门。《三辅旧事》云;铸金狄人,立阿房殿前。

直按:《长安志》引《三辅旧事》云:“秦作铜人,立在阿房殿前,汉徙著长乐宫大夏殿前。”

坐高三丈,铭其后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

直按:《汉书王莽传下》云:“莽梦长乐宫铜人五枚起立。莽恶之,念铜人铭有‘皇帝初兼天下’之文,即使尚方工镌灭所梦铜人膺文。”

大人来见临洮,其大五丈,足迹六尺。铭李斯篆,蒙恬书。

直按:《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正义》引《汉书五行志》云:“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谢承《后汉书》云:“铜人,翁仲其名也。”《三辅旧事》云:“铜人十二,各重三十四万斤,汉代在长乐宫门前。”

又按:《博物志》卷二,所记与本文亦同。《长安志》引《关中记》云:“长乐宫殿前铜人,其胸前铭,李斯篆,蒙恬书也”。

董卓悉椎破铜人铜台,以为小钱。《英雄记》曰:“昔大人见临洮而铜人铸,临洮生卓而铜人毁。”天下大乱,卓身灭,抑有以也。

直按:董卓毁铜人铸小钱,乃见《魏志董卓传》。《英雄记》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正义》所引亦同。

余二人,魏明帝欲徙诣洛阳清明门里,载至霸城,重不可致,便留之。

直按:《水经注渭水》云:“魏明帝景初元年,徒长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又《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正义》引《关中记》云:“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徒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徙之邺,苻坚又徙入长安而销之。”(《文选西征赋》李善注引《关中记》,亦与《正义》相同。)又《后汉书方术蓟子训传》“后人复于长安东霸城见之,与一老公共摩翠铜人”云云,则又为铜人留于霸城之证。

章怀注引《水经注》,铜人为魏文帝黄初元年所徙,与今本《水经注》不同。实则为魏明帝景初元年所徙,其事亦见于《魏志明帝纪》裴骃所引《魏略》。章怀所据之《水经注》,盖唐初另一本也。

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

直按:《水经注渭水》云:阿房宫,“亦名阿城”。《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正义》引《括地志》云:“泰阿房宫亦曰阿城,在雍州长安县西北一十四里。”按:宫在上林苑中;雍州郭城西南面,即阿房宫城东面也。”又《长安志》云:“秦阿房宫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元和郡县图志》作‘县西北十四里’,与《括地志》同)。西北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崇八尺,上阔四尺五寸,下阔一丈五尺,今悉为民田。”

又按:阿房宫遗址,现今在西安三桥镇南,阿房村,古城村、朐家庄一带。

作阿房前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建五丈旗。

直按:本段用《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文。《水经注渭水》引《关中记》曰:“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庭中受十万人。”《汉书贾山传》作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史记正义》引《三辅旧事》,作“东西三里,南北五百步,庭中可受万人”。《博物志》卷六《地理考》作“殿东西千步,南北千步,上可以坐万人。”

以木兰为梁,以磁石为门。磁石门,乃阿房北阙门也。门在阿房前,悉以磁石为之,故专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止.以示神。亦曰却胡门。

直按:《文选》潘岳《西征赋》李善注引《三辅黄图》云:“阿房前殿以木兰为梁,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较今本多末一句。《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正义》引《三辅旧事》云,“以磁石为门.阿房言之北阙门也。”

又按:原注文用《水经注渭水》“又东北与镐水合磁石门”条。

周驰为复道,度渭属之咸阳,以象太极阁道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校】据《史记》补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基旁: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校】此四字原在下条之首,从毕本改正。

直按:本段文用《史记秦始皇本史》三十五年文。又《文选西京赋》云;“乃构阿房。”李善注引《三辅故事》云:“秦始皇上林苑中,作离宫别观一百四十六所,不足以为大会群臣,二世胡亥起阿房殿,东西三里,南北三百步,下可以建五丈旗,在山之阿,故曰阿房也。”

兰池宫,始皇三十一年,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注渭城县兰池宫。

直按:本段用《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一年文,注文用裴骃集解。《汉书地理志》渭城县注,有“兰池宫”。《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兰池陂即古之兰池,在咸阳县界。”《秦记》云;。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刻石为鲸,长二百丈,逢盗之处也。”(刻鲸事《大平寰宇记》卷二十六亦同。)《文选西征赋》云:“兰池周曲。”李善注引《三辅黄图》云,“兰池现在城外。”与今本异。《长安志》曰:“周氏曲在咸阳县东南三十里,今名周氏陂。陂南一里,汉有兰池宫。”《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云:“秦兰池宫,在(咸阳)县东二十五里。”又《汉书杨仆传》云:“受诏不至兰池宫。”如淳注云:“兰池宫在渭城。”又《铙歌十八曲芳树》云:“行临兰池。”

又按:《秦汉瓦当文字》卷一第八页,有“兰池宫当”瓦,审其形制,则汉物也。

钟宫,在鄠县东北二十五里.始皇收天下兵销为钟鐻,此或其处也。

直按:《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云:“钟官故城,一名灌钟城,在(鄠)县东北二十五里。秦始皇收天下乒器销为钟鐻处。”《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亦同。《元和》作钟官,极为正确,盖为水衡都尉钟官令铸钱之地,为上林铸钱三官之一。本文误作钟宫,遂列入秦代宫殿之内。

驰道,按《秦本纪》,始皇二十七年“治驰道”。注曰;“驰道天子道也。”蔡邕曰:“驰道.天子所行道也,若【校】据《史记》正义补今之中道然。”

直按:注为裴骃集解引应劭之说。蔡邕说见《独断》。

《汉书贾山传》曰:“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直按:本段用贾山《至言》文。“隐”为“稳”字之假借。

汉令,诸侯有制,得行驰道中者行旁道,无得行中央三丈也。不如令,没入其车马。

直按:《汉书鲍宣传》,如淳注引《汉令》,与本文同,但少末二句。

云阁,二世所造,起云阁欲与南山齐。

直按:《文选东京赋》云“结云阁。”李善注引《三辅故事》云:“秦二世胡亥,起云阁欲与南山齐。”《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四亦同。《长安志》引《汉宫殿疏》称为凌云阁。

望夷宫,在泾阳县界长平观道东,北临泾水,以望北夷,以为宫名。

直按:本段用《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三年集解引张晏注文。

又按:此宫遗址,今在咸阳顺陵村东北。

林光宫,胡亥所造,纵广各五里,在云阳县界。

直按:本书卷二.甘泉宫引《关辅记》云:“林光宫亦曰甘泉宫,秦所造。”又《文选西都赋》李善注引《汉宫阙疏》日,“廿泉林光宫,秦二世造。”《长安志》亦同。又《汉书郊祀志》云:“三月甲子,震电灾林光宫门。”

汉长安故城

汉之故都,高祖七年方修长安宫城,自栎阳徙居此城,本秦离宫也。初置长安城,本狭小,至惠帝更筑之。

直按:《史记高祖本纪》云:“七年,长乐宫成,丞相已下徙治长安。”《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大事记》:“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自栎阳徙长安。”又《水经注渭水》曰;“长安有秦离宫,原无城垣,故惠帝城之”。

按惠帝元年正月,初城长安城。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三十日罢。城高三丈五尺,下闹一丈五尺,六月发徒隶二万人常役。至五年,复发十四万五千人,三十日乃罢。九月城成,高三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上阔九尺,雉高三坂,周回六十五里。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

直按:惠帝筑长安城事,见《汉书惠帝纪》。《史记吕后纪》云:惠帝“三年方筑长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城就。”索隐引《汉宫阙疏》云:“四年,筑东面;五年,筑北面”。又《汉书惠帝纪》郑氏注:“三年,城一面,故速罢。”

又按:《金石萃编》卷一百十八柳此撰《唐万寿寺记》作“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男女十四万五千人,三十日罢。城高三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常役。至五年,复发长安一百里内十四万五千人,三十日乃罢。”与《汉书》所记微有不同。

又按:本段与《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叙长安故城,文字相同,但不言城垣高度。《元和郡县图志》卷一,自“本秦离宫也”,至“北为北斗形”,与本文完全相同。

《汉旧仪》曰:“长安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三顷,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地皆黑壤,今赤如火,坚如石。父老传云,尽凿龙首山土为城,水泉深二十余丈。树宜槐与愉,松怕茂盛焉。城下有池,周绕广三丈,深二丈,石桥各六丈,与街相直。

直按:《长安志》引《汉旧仪》曰:“长安城方六十三里,经纬各长十五里,一十二门,城中地九百七十三顷,八街九陌,九府三庙。”《史记吕后本纪》索隐引《汉旧仪》,作“城方六十三里,经纬各十二里”。两书所引《汉旧仪》,与本书所引均微有不同。又按:《长安志》引《三辅旧事》云“长安城似北斗”。《周地图记》曰:“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周习六十五里,八街九陌九市。”《续汉书郡国志》云:“长安城方六十三里,经纬各长十五且十二城门,九百七十三顷。城中皆属长安令。”又:《太平街览》卷一百九十二,及《长安志》引《三秦记》曰:“长安城中地土皆黑壤,今城赤何也?且坚如石如金,父老所传曰,凿龙首山中土以为城.及诸台阁亦然。”

又按:《长安志图》说:“汉城名阳甲城,俗曰杨广城,盖炀帝弑父亡国,民斥其名,政犹时日曷丧云尔,其后又转而为杨家也。”现今仍称为杨家城,不称为杨广城矣。

秦汉风俗

《汉志》曰:“秦有四塞之固。昔后稷封斄,公刘处豳,大王徙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业甚备。秦都咸阳.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汉高帝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校】原作“徙诸齐田楚屈昭景”,今据《汉书》改正及诸功臣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兼并之家于诸陵,强本弱末,以制天下。是故五方错杂,风俗不一,贵者崇侈靡,贱者薄仁义,富强则商贾为利,贫窭则盗贼不禁。闾里嫁娶,尤尚财货,送死过度,故汉之京辅,号为难理,古今之所同也。

直按:本段采用《汉书地理志秦地》文。首句“秦有四塞之固”,系本书自加之语。以下字句,多所改易,古代引书,往往如是,后人不能据引文以校正《汉书》原文。又《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叙雍州风俗,首句云“秦有四塞之固”,以下节括《地理志》文。《长安志》叙风俗,首句亦云“秦有四塞之固,昔后稷封斄,公刘处豳”云云,大致亦与《黄图》相同。

都城十二门

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霸城门,民见门色青,名曰青城门,或曰青门。门外旧出佳瓜。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青门外,瓜美,故时人谓之“东陵瓜”。《庙记》曰:“霸城门,亦曰青绮门。”《汉书》王莽天凤三年,霸城门灾,莽更霸城门曰仁寿门无疆亭。

直按:《陕西通志》卷七十二,“长安故城,在西安府城西北二十里”,又《水经注渭水》“又东迳长安城北”条,所引十二城门次序,与本书固有不同,文字复多窜错.当日恐系本于《黄图》,兹不再引证。邵平事见《汉书萧何传》。阮籍《咏怀》诗云:“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又按:《述异记》:“景帝元年.有青雀群飞于霸城门,乃改为青雀门:更修饰刻木力绮寮,雀去,因名青绮门。”《汉书王莽传》中云:‘天凤三年七月辛酉,霸城门灾,民间所谓青门也。”颜师古引《三辅黄图》云:“长安城东出南头名霸城门,俗以其色青,名曰青门。”与今本略同。

长安城东出第二门曰清明门,一日藉田门,以门内有藉田仓,一日凯门。《汉书》平帝元始四年“东风吹屋瓦且尽”,即此门也。《汉宫殿疏》曰:“第二门名城东门。”莽更名曰宣德门布恩亭。

直按:《汉书文帝纪》元年应劭注:“古者天子耕藉田千亩,为天下先。藉者,帝王典藉之常也。”韦昭曰:“藉,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庙,且以劝率天下使务农也。”

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曰宣平门,民间所谓东都门。《汉书》曰:“元【校】原作“成”,据汉书改帝建昭【校】原作“始”,今订正元年,有白蛾群飞蔽日,从东都门至枳道。”又疏广太傅受少博,上疏乞骸骨归,公卿大夫为设祖道,供张东部门外,即此门也。其郭门亦曰东郭【校】原作“都”,据《玉海》改,即逢萌挂冠处也。王莽更名曰【校】“曰”字原脱,据文例增补春王门正月亭。东都门至外郭亭十三里。

直按:《汉书元帝纪》云:建昭元年“秋八月,有白蛾群飞蔽日,从东都门至枳道。”如淳注引《三辅黄图》云:“长安城东面北头门,号日宣平城门,其外郭曰东都门也。”与今本略同。

又按:《汉书疏广传》云;“供张东都门外。”苏林注云:“长安东郭门也。”《后汉书逢萌传》云:“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汉书翟义传》有“春王城门校尉王况”。颜师古注曰:“春王,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也。本名宣平门,莽更改焉。”

长安城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门,一号杜门。《庙记》曰:“覆盎门与洛门,相去十三里二百一十步,门外有鲁班输所造桥,工巧绝世。”长乐宫在城中,近东直杜门,其南有下杜城。《汉书》集注云:“故杜陵之下聚落也,故曰下杜【校】“杜”字,据《水经注》补门。”又曰端门,北对长乐宫。《汉书》曰:”戾太子所【校】“所”字,疑衍文斫覆盎门出奔湖。”王莽更名曰永清门【校】《御览》作“永”长茂亭。

直按:《汉书蔡义传》云:“数岁,迁补覆盎城门候。”《水经注渭水》及《长安志》均云:“与洛门相对,去一十三里二百一十步,门外有鲁班所造桥,北对长乐宫,故曰端门。”本文所引《汉书》集注据《水经注渭水》应为应劭之说。颜师古《汉书》叙例云:“《汉书》旧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各为音义,自别施行。至典午中朝.爰有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号曰《汉书集注》。属永嘉丧乱,金行播迁,此书虽存,不至江左。”本书独引晋灼之《集注》,此为《黄图》魏晋时旧本之可见者。

又按:《汉书刘屈剺传》云:“太子军败,南犇覆盎城门,得出。”颜师古注云:“长安城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城门,一号杜门。”与本文相同。

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亦曰鼎路门,北对武库。王莽更名曰光礼门显乐亭。

长安城南出第三门曰西安门,北对未央宫,一曰便门,即平门也。古者平便皆同字。武帝建元二年初作便门桥,跨渡渭水上,以趋茂【校】据颜注补陵,其道易直。《三辅决录》曰:“长安城西门曰便门,桥北与门对,因号便桥。”王莽更名曰信平门诚正亭。

直按:《汉书武帝纪》,“建元三年初作便门桥。”颜师古注云:“便门,长安城北面西头门即平门也。古者‘平’‘便’皆同字。于此道作桥,跨渡渭水以趋茂陵,其道易直,即今所谓便桥是其处也。”又《金石萃编》汉二十二第四页,有“便”字瓦,阴文。出土地址在今咸阳县北乌庄,疑为便门桥上所用之瓦。

长安城西出南头第一门曰章城门。《汉宫殿疏》曰:“章城门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三辅旧事》曰:。章门亦曰光华【校】原作“毕”,从吴本改门,又曰便门。”

《汉书》成帝元延元年,章城门牡自亡。颜师古注云:牡所以下闭者也,亦以铁为之。王莽改曰万秋门亿年亭。

直按:《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云:“成帝元延元年正月,长安覃城门门牡自亡。”晋灼注:“西出南头第一门也。”又余旧藏有“车门观监”封泥,盖在章城门内外有宫观,监为管理门观之官。

长安城西出第二门曰直城门。《汉宫殿疏》曰:“西出南头第二门也。”亦曰故龙楼门,门上有铜龙,本名直门,王莽更曰直道门端路亭。

直按:《汉书成帝纪》曰:“西至直城门”。晋灼注引《黄图》为“西出南头第二门”,与今本同。龙楼门亦见《成帝纪》。

长安城西出北头第一门曰雍门。本名西城门,王莽改曰章义门著义亭。其水北入有函【校】原作“亟”,据毕本改里,民呼曰函里门。

直按:《水经注渭水》,雍门又曰光门,亦曰突门。

长安城北出东头第一门曰洛城门,又曰高门。《汉宫殿疏》曰:“高门,长安北门也,又名鹳雀台门,外有汉武承露盘,在台上。”王莽更曰进和门临水亭【校】原脱此十字.据毕本增补。

直按:《水经注渭水》云:‘洛门又曰朝门,一名高门。”又《水经注》及《后汉书刘玄传》章怀注,皆以洛城门王莽更名为建子门广世亭,但建子门是厨城门之改名,当以本书为正。

长安城北第二门曰厨城门。长安厨在门内,因为门名。王莽更名建子门广世亭。

直按:《汉书霍光传》云:“发长安厨三太牢,具祠阁室中。”如淳注引《黄图》云:“北出中门有长五厨,故谓之厨城门。”与今本略同。

又按;《封泥考略》卷八第四页,有”建子城门校尉”封泥.盖王莽时物。

长安城北出西头第一门曰横门。《汉书》虒上小女陈持弓走入光门,即此门也。门外有桥曰横桥。王【校】据文例补莽更名朔都门左豳亭【校】原脱此九字,据毕本增补。

直按:《汉书成帝纪》,“建始三年秋,关中大水。七月,虒上小女陈持弓,闻大水至……

今本同。

又按:《水经注》朔都门误作霸都门,因王莽所改十二城门名与亭名,或取四字联文.如宣平门改为春王门正月亭是也,或取义相对举,如安门改为光礼门显乐亭是也,本文“朔”“豳”二字皆地名,义亦相联。又余旧藏有“朔”字瓦,正面绳文,背面用陶范打印朔字十方,疑为王莽朔都门所用之瓦。

汉城门皆有候,门候主候时,谨启闭也。《三辅决录》曰:“长安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乎正,可并列车轨。十二门三涂洞辟,隐以金椎,周以林木。左右出入,为往来之径,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别。”班固《西都赋》云:“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又张衡《西京赋》云:“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参涂夷庭,方轨十二,街衢相经”是也。

直按:《汉书蔡义传》云;“数岁迁补覆盎城门候。”颢师古注云;”门候,主候时而开闭也。”与本文相同。又《萧望之传》云,“署小苑东门候。”盖宫苑之门候也。又《水经注渭水》云:“凡此诸门,皆通逵九达,三途洞开,隐以金椎,周以林木。左出右入,为往来之径;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别。”与本文虽有繁简之别,盖皆用《三辅决录》之文。

又按;汉长安旧城,在今西安市区西北约十八里,现存以霸城门城墙,遗留独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一九五七年两次发掘霸城、西安,直城,宣平四个城门。对于全汉城的实测,长度为二五一零零米,合汉代六十里强,与今本《汉旧仪》城方六十里的记载最相近。城墙的宽度,据《三辅黄图》记载,下阚一丈五尺,上阔九尺,由于已经倾塌,上部实宽多少,无法求得,下部宽度,经发掘实测为十六米左近,合汉尺近七丈,《黄图》所载,显然失实。每一城门,有三个门道。中央的一个门道,宽七七米:两侧的两个门道宽各八一米。门道与门道之间,相隔四.二米,与《西都赋》所云“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西京赋》所云“旁开三门.参涂夷庭,方轨十二”正相符合(引《考古通讯》一九五七年五期“汉长安城考古初步收获”,一九五八年四期“长安城考古收获续记”)。

又按:汉城十二城门各遗址,现今为西安未央公社小地名,分列如次:霸城门在今汉城樊家圪塔东二公里许;清明门(以下省称汉城内)在北玉女门村东约一百米;宣平门今称青门坊;覆盎门在今阁老门村南一公里许;安门在今西张村南:西安门在今马家寨南一公里;章城门在今延秋门村东南约一公里;直城门在今卢家口村西南;雍门在今六村堡一带:洛城门在今惠家头南;厨城门在今高庙街北口处,横门在今关庙村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