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传
礼传读音为 lǐ chuán。意思是:1.指《礼记》。《后汉书.祭祀志下》“古者师行平有载社主,不载稷也”南朝梁刘昭注:“《周礼》为礼之经,而《礼记》为礼之传。” 2.指礼书。
繁体禮傳
拼音lǐ chuán
注音ㄌㄧˇ ㄔㄨㄢˊ
词语分解
礼传lǐ zhuàn
词语意思:
1.指《礼记》。《后汉书.祭祀志下》“古者师行平有载社主,不载稷也”南朝梁刘昭注:“《周礼》为礼之经,而《礼记》为礼之传。”
2.指礼书。
分词解释:祭祀: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礼书:
1.古代记礼法之书。《周礼》﹑《仪礼》等著述均属之。
2.《史记》八书之一。
古者:
1.从前;过去的时代。
2.犹古人。后汉书:
书名。纪传体东汉史。南朝宋范晔著。全书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载自公元23年至220年间的历史,叙事喜以类相从。为研究东汉史的重要资料。
社主:
1.古谓社稷之神。
2.古谓土地神的神主。
词语意思:
1.指《礼记》。《后汉书.祭祀志下》“古者师行平有载社主,不载稷也”南朝梁刘昭注:“《周礼》为礼之经,而《礼记》为礼之传。”
2.指礼书。
分词解释:祭祀: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礼书:
1.古代记礼法之书。《周礼》﹑《仪礼》等著述均属之。
2.《史记》八书之一。
古者:
1.从前;过去的时代。
2.犹古人。后汉书:
书名。纪传体东汉史。南朝宋范晔著。全书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载自公元23年至220年间的历史,叙事喜以类相从。为研究东汉史的重要资料。
社主:
1.古谓社稷之神。
2.古谓土地神的神主。